冬季寒冷,最温暖的食物莫过于羊肉汤了,吃肉喝汤,身体立马暖和起来。传统羊汤熬制时间较长,成本较高,而现在很多餐馆的羊汤特别香浓,但都不是真正纯粹的羊汤。
传统羊汤需熬制几个小时,而现在很多餐馆的羊汤半个小时就能做好,浓白鲜香。究竟靠什么秘方呢?答案就是羊肉精!
实验目的:添加羊肉精制成的羊汤有何特点?与自己熬的有何区别?下面通过实验搞清楚。
实验原理:制作传统羊汤,一般将羊骨、羊肉、内脏、香料等一起放入锅内烹煮,需不断添加新肉、骨头来保证羊汤的味道。随着羊肉价格的上涨,为节约时间和成本,在羊汤中加入羊肉香精调味已经是公开的秘密了。
羊肉香精能赋予浓郁的羊肉香味,而羊肉香膏则可增加汤的感官效果,使其看起来又白又浓。
实验过程、结果:
实验1:自制羊汤和“加料羊汤”进行对比
将自制羊汤(用羊排或羊腿熬制)和外面买的羊汤进行对比。
①看颜色:自制羊汤比较澄清,呈淡淡的米黄色;外面买的浓白似奶,还有些沉淀物与杂质。
②闻味道:自制羊汤味淡,有自然膻味;外面的羊汤膻味浓烈,细闻后有股刺鼻味道。
③品尝:自制羊汤口感稍显单薄,清淡鲜香;外面的羊汤不加调料品尝有股刺鼻的香味,加入胡椒等调料后感觉顺口。自制羊汤反复熬煮几次,仍无法变成浓白色,鲜香味也逊色很多,外面买的很可能是“加料羊汤”。
实验2:羊汤中加大量味精提鲜
小店的羊汤不添加羊肉香精,但也不排除添加大量味精来提鲜。在自制羊汤中放入大量味精,让不知情的家人品尝,都愿意喝“味精羊汤”。
实验分析:传统方式烹煮羊肉汤,脂肪在高温下发生乳化作用,使羊汤变成乳白色,但不会白得太明显,汤本身比较澄清。但“加料羊汤”(添加各种羊肉香料)颜色过白,香味浓烈。羊肉香精、羊肉香膏都属于食品添加剂,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中明确规定,香精香料并不适用于所有食品的加工生产,尤其是一些生鲜食品。而且商贩若滥用,经常食用对健康危害大,尤其是儿童青少年。
自己熬锅美味羊汤
购买两斤新鲜羊排或羊腿,一般羊排每斤的价格在35元左右,羊肉则在50元左右,让商家剁成小块。回家后将羊排块洗净,凉水下锅,焯水去除血沫。更换开水后放入羊排块、几块拍碎的生姜(料酒、葱段、草果、桂皮、甘草、八角等可选择性添加)。用砂锅炖煮50分钟以上,若用高压锅熬煮,上汽后煮10~15分钟。吃的时候放入盐、葱末、香菜末及胡椒等调味料。
另外,炖煮时可加入少量当归,制成“当归羊汤”,有补益气血的功效;炖煮时搭配白萝卜,可更好地去除羊肉的膻味;搭配豆腐和其他蔬菜也可以,能让膳食更加丰富。
羊肉是滋补佳品,但不宜多吃,尤其是脾胃功能较弱者。孩子、老人也应注意每次的食用量及食用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