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还是冷!这个冬天可真不好过,尤其是南方,没有暖气,冷得要死。而很多妈妈为了让孩子暖和点,真是各显神通,不过有些方法可能会伤到孩子哦。
电吹风是只伤人虎
张奶奶!我好心痛!换尿布时我用热风机对着他吹,结果烫伤了他,我不是故意的!我对不起他!我现在该怎么处理?”
近日,著名儿科专家张思莱的微博上出现了这样一条年轻妈妈的求助微博,有图有真相,小宝宝触目惊心的烫伤惨状,让众多网友都惊呼太可怜了,妈妈太不小心了。
无独有偶,一天上午,杭州市中医院皮肤科急诊来了一对焦急的年轻夫妇,手上抱着的小宝宝哇哇直哭。
妈妈边擦眼泪边打开孩子裤子,“医生你看。”接诊医生仔细一看,小孩的屁股皮肤红红的,并出现黑迹,约大拇指甲盖大的一块皮肤已轻微脱落。
宝宝的妈妈说,孩子才一岁半,平时都用尿不湿,今早起来后发现小内裤上有一些侧漏的尿液渗出来。妈妈就让爸爸给宝宝换条干净裤子。
“我当时想湿得不多,用电吹风直接吹一下,裤子干得快些。”旁边的宝宝爸说,这几天不是天气不好嘛,裤子洗了不易干,所以才想出此法。
“最开始,我看宝宝还挺舒服,几分钟后脸红起来,但也没哭。”粗心的爸爸一边吹一边摸湿裤子干没有,结果等他伸手去摸裤子内部时,孩子哇地一声大哭起来。闻讯赶来的妈妈小心取下裤子一看,差点要昏过去。
“幸好只是轻度烧伤。”医院皮肤科陶承军主任说,通常摄氏60度热气持续吹皮肤5秒以上,就会发生二度烫伤症状,起水泡,若中间有水气,水凝聚的热能比空气高,可能不用5秒就出现烫伤。
专家提醒,用吹风机直接烤湿裤子很危险,因为湿裤子含水分多,暖风直接吹会把热气通过裤子中的尿湿传到小孩皮肤上。类似“温水煮青蛙”,小孩刚打湿裤子,最先烤着还觉得舒服,不哭也不闹,还在“享受”。最危险的是烤着烤着,裤子里尿液分布不均,此时,已经干了的裤子直接把热量传到孩子皮肤上,形成烧烫伤。
烫伤危险品请躲开
冬天宝宝在家里活动的时间较多,家中是否足够安全呢?快来看看家中有哪些烫伤危险品。
暖气。每年让专业的水暖工来检查、调试一下家里的供暖设施很有必要,以免供暖时漏水烫伤宝宝。如果使用移动的暖气设备(如电暖器、暖风机、取暖器等),远离一些易燃物品,例如床单、家具、衣服,防止这些物品烧着烫伤宝宝。
另外,别将湿衣服搭在电暖器上晾干,电暖器表面温度较高,覆盖物品后,影响散热,容易失火。也不要将宝宝随身要穿的衣服放在暖气上烤,如果衣服上有扣子等金属物,容易烫伤宝宝。
火锅。冬季天气寒冷,一家人围着暖融融的火锅用餐,其乐融融,但火锅若使用不当,也可能会发生危险。留意电火锅的电线、插头不要放在宝宝能接触到的地方,宝宝玩耍时如果被电线绊倒,拉翻火锅,滚烫的火锅汤可造成烫伤。
吃火锅时,最好把火锅放在距离宝宝远一点的地方,以防他被火锅里溅出的汤汁或者锅体烫伤。以固体酒精作为燃料的火锅,点火时不要让宝宝靠近。
热液体。冬天时,大家都喜欢喝热一点的东西,但这些热的液体对宝宝来说十分危险。热水瓶、热汤要放置在宝宝拿不到的地方。当有热液体放在餐桌上时,也需注意桌布的长度,以免宝宝好奇拉扯,把热液拉下而烫伤。建议餐桌以不铺桌巾为最安全。
不要拿刚煮沸又太重的热汤、热锅,以免手滑将热液打翻,烫伤宝宝。当端热汤、热水时,最好先告诉宝宝“小心不要靠近”,以免他迎面撞来。
另外,当你想喝热咖啡、热茶时,一定把宝宝放下。有时候父母不留意身体晃了一下,或者脚下不小心绊了一下,热咖啡热茶就会泼出来,把宝宝烫伤。
相关阅读:
烧烫伤后别立刻冰敷。烧烫伤后,受损皮肤已失去表皮的保护,不可以直接冰敷,以免冻伤。要立刻以缓和、流动的冷水冲30分钟,或冲到不痛为止。
烫伤后别涂牙膏。烫伤时,人们最常用的方法是用牙膏、凡士林、肥皂、发油来涂抹,这是错误的方法。由于伤口的热气受到牙膏等物质的遮盖,热气只得往皮下组织深部扩散,结果造成更深一层的烫伤。
烫伤后别涂酱油。宝宝发生烧烫伤后,在伤处涂酱油会加深受伤程度,在宝宝伤处涂抹酱油,这样不但不能减轻伤情,而且会继续刺激伤口,加深受伤程度,增加感染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