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
返回首页
发刊日期:2013年01月10日> 总第990期 > 16 > 新闻内容
管住血管三猛兽
健康时报记者 李凯菲 李桂兰 胡 媛 健康时报驻北京安贞医院特约记者 卢晓娣
发布时间:2013年01月10日  查看次数:  

  编者按:主动脉疾病起病凶险,发作急,进展快,病死率高。冬季是主动脉疾病的高发季节,这期,专家来解读如何严防凶猛的大血管疾病。

  受访专家:

  朱俊明,北京安贞医院心血管外科主任医师

  刘永民,北京安贞医院心血管外科主任医师

  刘宏宇,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副院长、心血管外科主任

  梅举,上海新华医院心胸外科主任

  谷天祥,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脏外科主任

  徐志云,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胸心外科主任

  主动脉瘤似豹 来势汹汹并发症多

  主动脉瘤是指主动脉壁局部或弥漫性的异常扩张,压迫周围器官而引起的症状,瘤状破裂为其主要危险。这种病就像是豹子一般,来势汹汹,使患者迅速致命。

  “由于大动脉中层弹力纤维发育不全,主动脉或腹总主动脉扩张,形成主动脉瘤或腹总主动脉瘤,主动脉扩张到一定程度以后,将造成主动脉大破裂死亡。”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脏外科主任谷天祥解释。

  主动脉瘤多采用手术治疗,因此手术时机很重要。迅速治疗,及早手术能避免脑组织缺血死亡、急性肾衰、下肢死亡等并发症,还有助于患者手术后的康复。

  由于来势凶猛,预防此类疾病才是关键。谷教授建议大家每年进行健康体检,日常注意合理的膳食搭配,预防动脉粥样硬化,有高血压病的患者除控压外,一些能使血压突然升高的活动应尽量避免,在寒冷的天气中,不要给自己过大的精神压力或是进行剧烈活动。

  完全预防主动脉瘤破裂是不可能的。所以发现疾病后最少6个月至1年做一次定期随访,通过做超声、CT检查来判断主动脉的变化情况。

  主动脉夹层像虎 起病隐匿发病迅猛

  主动脉夹层起病很隐匿,当有症状的时候,已经很凶险了,突发时会有胸部撕裂样的疼痛,升主动脉破裂时,由于血液进入心包腔而产生急性心包压塞,多数患者在几分钟内猝死。有些患者对此病认识不够,或因手术费用(约15万元)、安排事情等错过了手术时间,最后去世。所以,若确诊为主动脉夹层,应尽可能早做手术。北京安贞医院心血管外科主任医师刘永民介绍“主动脉夹层的发病率目前未明确,据了解,我国目前一年发病人数约20万~30万,但每年通过手术救治不超过5000例。”

  除了先天缺陷(如马凡综合征),血压控制不好是重要的诱因,控好血压是最基本的预防方法。

  而发生了主动脉夹层,即便做了手术,以后的生活也还是要多加注意,预防残留病变的发生。“发生了主动脉夹层,血管有了问题,这次手术只是解决了影响生命的这一段血管,而其他地方的血管很难说没有潜在的问题。在临床上就有患者的主动脉血管好几处撕裂。” 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胸心外科主任徐志云说,日常要消除容易引起血管硬化、扩张的因素,如抽烟、喝酒、糖尿病等。做了主动脉夹层手术的患者要做好随诊,根据身体状况调整体力活动的强度。只要控制得好,做好随访和生活预防,完全可以带病生存。

  主动脉瓣膜病如狼 首攻心脏多方侵蚀

  主动脉瓣膜病像狼般凶狠,并且如同团队作战般侵蚀多个脏器。

  “主动脉瓣膜就好比一道门,只不过这道门只让血液沿一个方向向前流动,这样能帮助血液顺利达到全身,而不回流。当瓣膜出现问题的时候,如瓣膜狭窄或关闭不全的时候,动脉里的血液就不能顺利到达全身了。” 北京安贞医院心血管外科主任医师朱俊明解释,“主动脉瓣膜病症状轻的时候,受影响的还只是心脏,引起心脏肥大,并没有影响到全身的脏器,当症状重的时候,受影响的除了心脏外,还会合并肝、肾、脾等脏器的病变,使患者活动力受限,甚至丧失工作能力。”

  瓣膜病一般分为三类,一类是先天的,如二叶主动脉瓣畸形;第二类是后天的,如风湿性心脏病,以前最常见,现在逐渐减少了;第三类是老年性退行性瓣膜病变,老年性主动脉瓣膜钙化65岁以上的老人发生较多。

  徐志云说,先天性的可通过产前检查来预防,现在我国先天性瓣膜病变越来越少。风湿性心脏病,发病率也越来越低了。孩子小的时候若发生感冒、扁桃体炎等由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引起的疾病,要积极用抗生素治疗。而对于老年性主动脉瓣膜钙化引起的退行性瓣膜病变,可通过降血脂的药物来延缓钙化的发生。

  徐志云介绍,从治疗上来讲,主要是外科手术对瓣膜进行替换或修补,手术风险为2%~5%。对于一些外科手术风险高的病人,也有一种介入的方法,近十年在欧洲开展的比较多,只是这样的瓣膜寿命比较短。

  链接

  监测主动脉夹层:早晚各测一次血压,最好测四肢的血压,一般正常人上下肢压差不超过20mmHg,超40mmHg就要去找原因;即便30mmHg,也提示有问题。

  排查腹主动脉瘤:50岁以上的人,尤其是有高血压、冠心病家族史的人,一定要及时进行体检,如照个X光、CT等。50岁以上的男性,建议每年都做一次腹部超声,排查腹主动脉瘤。

  防主动脉瓣膜病:60岁以上的老人若感到心慌、呼吸困难立即去做心脏彩超,排查是否患有瓣膜病。瓣膜病的诊断很容易,一般医生拿着听诊器听听,对于有异常杂音的,做个彩超基本就能明确诊断了。

  据《健康时报》 2012-10-25第23、24版 《主动脉疾病瞬间致病》

  相关阅读

  主动脉夹层分A、B

  都是得了主动脉夹层,可是有的患者胸前疼,有的患者却胸后疼,这是因为主动脉夹层疼痛部位与主动脉夹层发生的部位密切关联,并随夹层的发展沿主动脉走行方向扩展。

  主动脉夹层按照病变部位及范围可分为:Stanford A、B型。Stanford A型原发破口位于升主动脉或主动脉弓部,夹层累及升主动脉、主动脉弓部、胸主动脉、腹主动脉大部或全部。Stanford B型原发破口位于左锁骨下动脉开口远端,夹层仅累及降主动脉。按照病程可分为:急性及慢性主动脉夹层。

  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初起表现为胸前区疼痛,继而出现颈部、背部疼痛。而Stanford B型主脉夹层表现为胸背部疼痛,然后向腰腹部转移。疼痛可因主动脉内膜剥离停止而减轻,但有时可反复出现,提示夹层继续扩展。上述情况持续不能缓解者,预后多不良。

  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的首选治疗方法是外科手术。而主动脉腔内介入治疗可能被认为是近年来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更好的治疗方法,手术成功率在95%以上,死亡率、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传统手术治疗。介入治疗创伤小、术后恢复快。手术仅需1小时即可完成,术后3天即可出院。

  链接

  主动脉EVAR技术被誉为血管外科手术中的“皇冠”、血管内手术中的“芭蕾”。北京协和医院血管外科刘昌伟教授带领课题组在主动脉腔内修复治疗(EVAR)方面创新应用五大技术,使手术成功率达到98%。

  据《健康时报》 2012-03-26第23版 《腔内治主动脉疾病成功率达98%》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