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
返回首页
发刊日期:2013年01月10日> 总第990期 > 12 > 新闻内容
与孩子斗其乐无穷
清华大学北京清华医院 王 仲
发布时间:2013年01月10日  查看次数:  

  “为什么你回家能看电视,而我不能看?”“少年儿童保护法说你以后不能打我了”……你的孩子这样对你说过吗?你怎么回答的?下面分享我和儿子“斗法”的几个小故事。

  关于效率

  自打儿子上了小学,接他回家的第一件事永远是督促他完成作业。但我从不在旁看着,更不关心他写作业的时间及作业的对错。因为这不该是我的事,是他和老师的事。

  但奶奶不这么以为,她常常端坐在孩子身边,时不时地还“指导”一下,以免孩子得个低分或“被找家长”。我对守在儿子身边的奶奶说:“你出去,别‘打扰’他学习。”

  奶奶不平地说:“我打扰他?你看你儿子多不自觉,边写边玩儿,这么长时间就写了那么点儿。”我坚持让奶奶离开孙子,让他“随心所欲”。

  俩小时过去了,儿子“疲惫”地从屋里出来。我问他:“写完了?”“嗯。”“我看看”,我说。

  他拿来两个作业本,一个算术,一个语文。我让他把今天做的所有作业指给我看,然后,我再让他拿两张白纸和一支笔,我按照他们的作业重新做了一遍。十分钟后我“完成了作业”。

  我问他,“我十分钟写完的作业,你为什么写两个小时?”“我写得慢。”“好,你小,写字慢,不会算。所有这些都算上,再给你三倍时间,你也该在四十分钟写完呀。剩下的一小时二十分钟你干吗了?或者,我去问问你们同学,他们多长时间写完?”儿子无语了。

  我接着说:“你什么都能欺骗,但你欺骗不了时间。”

  从此,儿子每天回家先写作业。尽管他还会玩儿,还不情愿,但毕竟懂得了我是能通过计算时间来确定他的“效率”的。

  关于偷懒

  一天,儿子突然从写作业的屋子出来,认真地问我:“爸爸,为什么你下班儿就可以看电视,我回来就得写作业?”

  我故作惊讶地说:“唉,你这个问题提得不错。为什么呀?要不,咱俩换一下吧,我替你写作业,你替我看电视。”

  “好呀”,他高兴地都快蹦起来了,“咱俩换。”

  我进了他写作业的屋子,关上门。想象得出来他看电视有多高兴,多得意。坐了几分钟,我从屋里走出来,似乎想起了什么,对他说:“对了,我忘了一件事,咱俩以后就这样换吧。明天你替我上班,我替你上学。”

  “那不行。”“为什么?”“我上不了。我没长大。”

  “哦,那就是说你干的事我能干,我干的事你干不了?”

  “……”

  “那你就不能替看电视,还是应该写作业。”

  他默默地进屋了。我心里这个得意:赢了。

  关于惩罚

  另一个小故事是在儿子二年级。学习“少年儿童保护法”的他回来对我说:“爸爸,你以后不能打我了,打我犯法,‘少年儿童保护法’说了。”

  “是吗,是这么说的吗?”“老师这么说的。”

  “哦,你们老师说没说杀人犯法呀?”“当然犯法。”

  “哦,那咋还有人被枪毙呀?枪毙人是不是杀人?”

  “……”儿子说不上来。“为什么?”我问。

  “他们犯罪了呗。”儿子灵机一动。

  “所以呀,因为他犯法在先,然后受到的惩罚。你不犯错误我打过你吗?”

  “没有……”

  “这不就是啦,你别犯错误,我也别打你。”

  感悟:和孩子斗智斗勇真的是既费神、又享受的事情,能提高家长的应变能力。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