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
返回首页
发刊日期:2012年12月31日> 总第987期 > 08 > 新闻内容
防尿频 做足腿上功
健康时报驻第四军医大学特约记者 吴一福
发布时间:2012年12月31日  查看次数:  

  尿频、尿急是泌尿系统常见的一种 “膀胱过度活动症”,第四军医大学中医肿瘤研究所王三虎教授说,尿频在中医属肾阳虚范畴,它与人体足太阴脾经、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阴肾经、足厥阴肝经密切相关,这四大经络在腿、足部位分布着许多与肾脏功能有关的丰富穴位,因此常进行按穴、伸踝、压肌、泡脚这四种方法的腿部锻炼,使这些经络穴位得到很好的疏通运转,就可有效地起到保护膀胱功能,预防尿频、尿急、尿痛发生的作用。

  按穴:用双手从上往下按摩腿部的箕门、委中、阴陵泉、承筋、阴包、阴谷、殷门、曲泉等穴位,每天2次,每次5~10分钟,有舒经理气,滋阴益肾,利尿通淋,回阳救逆功效,对小便频数,尿潴留有缓解作用。

  伸踝:坐在椅子或床沿上,一脚着地另一只脚慢慢抬起将脚踝伸直,呼吸时脚尖尽量往下压,吸气时脚尖往上勾,使小腿肌肉和脚踝血管得以疏松伸展,每天2次,每次5~10分钟,有健脾渗湿,通利下焦,理气止痛功效,对尿路感染引起的尿频尿急有较好的预防作用。

  压肌:压肌是种肌肉组织训练,尿急时别忙着进厕所,先做深呼吸,调整憋尿意识,然后用手快速挤压揉按腿根部盆底周围肌肉组织和穴位,每次10分钟,每天可多次,有缓解膀胱过度收缩,增加排尿相隔时间和次数,减少减轻尿频、尿急症状。

  泡脚:取丹参5克、车前子10克、蒲公英10克一起煎煮,取水泡脚、搓脚,以刺激足部的太溪、涌泉、漏谷、中封等穴位,疏通膀胱、肾、脾、肝经络,每天2次,有通经活络,滋阴养肾,温阳利水,熄风安神功效,对小便不利,带下不尽,尿频失禁有明显作用。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