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
返回首页
发刊日期:2012年12月10日> 总第981期 > 16 > 新闻内容
心脑血管新武器
健康时报记者 董 蕊
发布时间:2012年12月10日  查看次数:  
  
  今年有不少心脑血管的新技术让患者少花钱,不遭罪。年底了,这些新技术战果如何,我们来看看。
  换瓣手术不用开胸 今年9月,我国内地首例“不开胸”的心脏换瓣手术在国家心血管病中心北京阜外心血管病医院进行。时隔四个月,记者再了解发现,该手术已经开展了8例,并且已经用上了国产的经导管主动脉瓣装置。
  “一个国产的经导管主动脉瓣装置大概能用10年”,北京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医师、冠心病中心副主任吴永健教授介绍,国产的经导管主动脉瓣装置由国家心血管病中心自主研发,距离临床大规模使用还有一段时间。
  目前,这些抢先体验“不开胸”手术的患者跟踪预后情况良好。
  “主要适用于高龄主动脉瓣膜狭窄患者,部分不适应于常规开胸手术的老年患者,以后可能不用再受开胸挨刀之苦”,吴永健教授介绍,国外有资料显示,年龄大于65岁的老人,2%~7%存在心脏瓣膜病,但却可能有近一半人并不能耐受常规的“开胸”手术治疗。“不开胸”的心脏换瓣术得到推广后,能使这些高龄患者着重受益。
  哪儿开展:该项目尚未纳入医保,全国能开展这项手术的除了北京阜外医院,还有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以及解放军总医院。
  顽固性高血压手术治 高血压已经成了“全球通病”,患病总人数目前已超10亿,却有20%~30%的患者,即便坚持吃药,也达不到目标血压,看不到疗效。理论研究和实验成果表明,消融肾脏交感神经,有利于这类患者在减少服用降压药的前提下,更好地控制血压并改善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和预后。
  今年7月,解放军总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陈韵岱教授用肾脏交感神经消融术对一位有着16年高血压病龄的男性青年患者成功实施了治疗。肾脏交感神经消融术即刻降压效果非常明显。患者手术前要吃五种降压药,血压还在170/100mmHg,手术后联合一种药物,患者血压能够维持在140/85mmHg。从2007年开始,欧美等国家就陆续开展了这项技术,从目前的样本调查结果看,控压效果不错,上千例手术只出现了几例不良的术中反应。
  什么样的患者可以考虑这项新技术?接受了三种降压药物的治疗,包含一种利尿剂,但依然不能达到目标血压的人群。陈韵岱教授说,血压长期居高不下,对患者的心、脑、肾脏的损伤会很大,并可能致死、致残。作为顽固性高血压的一种新型有效的治疗方法,有选择的肾脏交感神经消融术也许是搞定众多顽固性高血压的重要途径。
  哪儿开展:目前该技术在我国仍在前期报批阶段,还需要国家医政司拟定适应症、医疗资质后才能正式跟患者“见面”。
  脑动脉重建或能“治愈”动脉瘤
  也许在不久的将来,可以采取一种新的思路去“治愈”脑动脉瘤。上海华山医院神经外科主任医师顾宇翔教授介绍,弹簧圈栓塞介入治疗是我国目前治疗脑动脉瘤的主流方法:把弹簧圈送到动脉瘤的入口处,弹簧圈栓塞并形成“血栓”,渐渐堵住血液流向动脉瘤。这样,瘤体破裂的可能性就被降下来了。但这只是用堵的方法来“治水”,理论上瘤体破裂的危险性依然存在,而且对于宽颈、梭形的复杂动脉瘤往往需要用球囊或支架的辅助技术,甚至于无法理想地填塞动脉瘤。
  而脑血流转向装置就能变堵为疏,引导血液流向正常的血管,从而改变载瘤动脉内的血流动力学,促进瘤内血栓的形成以及瘤颈部血管的内皮化,继而达到治愈动脉瘤的目的。如此一来,许多目前不能治的动脉瘤也就有了治疗的希望。
  哪儿开展:脑血流转向装置在国内大规模的临床应用,恐怕还需要等上一段时间。不过顾宇翔教授介绍,目前脑动脉瘤的弹簧圈栓塞介入治疗技术也在不断地创新。以前裸的珀金弹簧圈正逐渐被生物弹簧圈、水凝胶弹簧圈所替代。这些新型弹簧圈更“聪明”,它们被送入血管后,预防动脉瘤破裂的效果更理想。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