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
返回首页
发刊日期:2012年11月08日> 总第972期 > 17 > 新闻内容
胰腺癌是个蔫脾气
健康时报实习记者 汪 明
发布时间:2012年11月08日  查看次数:  
  
  相关阅读:2012年11月1日晚8点48分,我国围棋泰斗、中国棋院前院长陈祖德九段因患胰腺癌医治无效在北京病逝,享年68岁。
  受访专家:万冬桂,卫生部中日友好医院中西医结合肿瘤内科主任医师,教授
  据中国卫生部(2004-2005)统计数据显示,中国男性十大癌症排名中,胰腺癌位居第8位,是我国男性十大“杀手”之一。
  胰腺癌可能受胃癌牵连 1980年,陈祖德患了胃癌,与胃癌辛苦战斗多年后,又罹患胰腺癌。中日友好医院中西医结合肿瘤内科主任医师万冬桂解释,胃癌可以侵犯胰腺,因为胰腺和胃是一对住得比较近的邻居,如果胃出现了癌变,当癌细胞向周围扩散后,可能延伸到周围其它器官,胰腺也可能跟着遭殃。
  原发胰腺癌早期没有明显症状,癌变是默默发展的,属于“蔫脾气”,确诊时多已是中晚期,而且因为其症状没有特异性,容易被误诊。
  当出现上腹饱胀、隐痛等不适症状时,很容易误诊为慢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疡等慢性胃部疾病;此外,这些症状与病毒性肝炎的一些表现也很相似,也易被误诊为肝炎;而且胰腺癌与慢性胰腺炎也易混淆。
  癌变“信号弹”在消化系统 胰腺癌虽早期症状不明显,但也会发出一些“信号弹”。就胰腺癌的发生部位而言,胰头部最多见,多表现为腹痛、黄疸;胰体和胰尾部次之,主要是因为胰酶分泌不够,影响消化系统,出现上腹饱胀、消瘦、疲乏无力、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
  发现这些“信号弹”后,必须提高警惕,可到医院做抽血化验,肿瘤标志物CA199对胰腺癌的诊断有一定参考意义,当然还要配合做B超、CT、核磁共振等检查,必要时可行PET-CT,这是目前对恶性肿瘤的诊断具有较高特异性和灵敏性的主要方法之一。
  胰腺癌发展速度很快,可谓“癌中之王”,据报道其中位生存期仅10个月。而胰腺的另一类型恶性肿瘤即内分泌肿瘤的存活期则相对较长,可为3~5年。
  高危人群要定期做B超和肿瘤标志物检测 糖尿病、慢性胰腺炎、慢性胆囊炎、胆石症等慢性疾病,以及长期接触亚硝胺化学物质,是造成胰腺癌的“隐性杀手”。此外,长期抽烟、酗酒也会为胰腺癌“潜伏”体内创造有利环境,因为它们属于酸性物质,易导致酸性体质,激发体内癌症因子。
  胰腺癌的高危人群本是老年人,但根据北京地区7家医院354例病例分析,41~70岁的患者占了80%。胰腺癌现在有年轻化的趋势,香港艺人罗慧娟就是因胰腺癌去世,年仅45岁。这种趋势主要是受不合理饮食、心理压力、环境、遗传等因素的影响。
  万冬桂教授建议胰腺癌的高危人群要定期做B超和肿瘤标志物的检测以早期发现,此外还要改变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戒烟少酒,起居有节,心情舒畅,适当运动,日常可多吃一些蔬菜水果、坚果、粗粮等防癌食品。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