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访专家:郭晓明,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副主任医师
擅长:脑血管病的显微手术和血管内介入治疗, 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烟雾病、脑动脉狭窄等)和出血性脑血管疾病(颅内动脉瘤、脑动静脉畸形等)的外科治疗
出诊时间:周一下午
“烟雾病”不是指身体冒烟,而是一种非常危险的血管病,会引发脑缺血和脑出血。
烟雾病又称脑底异常血管网症或自发性基底动脉环闭塞症。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副主任医师郭晓明介绍说,大脑内的血管就像树杈,主干的血液通过分支到达大脑的各个地方。如果主干的血管出现堵塞或狭窄,为了补偿脑血流量的减少,脑底及脑表层就会生长出许多代偿性的毛细血管,形成异常的、病理性的毛细血管网。在做血管造影检查时,患者的血管形如烟囱里冒出的炊烟,因此被形象地称作“烟雾病”。
青少年是烟雾病的高发人群,有专家对国内1500名烟雾病患者分析发现,儿童发病率约占全年龄组的50%,多数为5到10岁,最小的仅8个月。发病高峰期多在4~14岁期间和40岁左右,前者以脑缺血为主(占63.4%),后者多以急性颅内出血起病(21.6%)。确切的发病原因尚不清楚,可能与先天遗传与后天环境及其它疾病有关,约10%的病例有家族史。
郭晓明介绍,脑缺血起病时常有头昏、头痛、肢体麻木、瘫痪、嘴歪眼斜、言语不清等症状,有的可出现失语,约40%的患者伴有癫痫发作。在CT或MRI检查时,80%可见脑内多发梗死灶。脑出血发病突然,常以头痛、恶心呕吐起病,部分患者可有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
烟雾病患者可通过外科手术进行血管重建。郭晓明说,血管重建手术可分为直接和间接的血管重建。手术方法的选择取决于脑缺血部位、性质以及外科医生对某种手术方法的经验。一般来说,直接血管重建术可立刻为缺血半球供血,症状很快得到改善。但它在技术上要求高,尤其是儿童血管细小,增加了手术难度。间接法的优点是方法简单易行,对已附在来自头皮和硬膜动脉的侧支不产生影响,也不需要暂时阻断脑血管分支,通常在术后4~20天症状得到改善。
烟雾病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是关键。郭晓明提醒,如果孩子情绪突然变得不稳、常哭闹、昏厥、学习成绩突然下降;成人出现头昏、头晕、手脚力气变小或不对称等症状,就要及时到医院检查。
目前,数字减影血管成像是烟雾病最准确可靠的诊断方法,通过磁共振成像、磁共振血管成像可以对大部分烟雾病患者做出明确的诊断。
郭晓明建议40岁以上的人群每5年、60岁以上的人群每3年都应该做一次脑血管病的筛查,烟雾病通过早期手术治疗,80%以上的患者都可以恢复正常人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