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
返回首页
发刊日期:2012年11月08日> 总第972期 > 12 > 新闻内容
六一孩子不好养
健康时报实习记者 胡 媛
发布时间:2012年11月08日  查看次数:  
  
  名词解释:“六一”孩子,指的是由爷爷、奶奶、姥姥、姥爷、爸爸、妈妈共“六”个大人共同培育的“一”个孩子。
  受访专家:林怡,育儿专家,亲子畅销书作家,有多年早教编辑经历,著《林怡说早教》四册、《别以为你会爱孩子》、《林怡教你玩游戏》等书籍,担任多家育儿杂志与网站专家顾问,创建林怡育儿会所。
  都说人多力量大,但在育儿问题上,这个可真不一定。现在,每家每户基本上都是六个大人,一个娃儿,孩子刚出生,六人齐“上阵”,人多,意见就多;稍大点,年轻家长的工作逐渐忙碌,完全交给老人又不放心。可把孩子他爸他妈为难坏了!
  养育分歧:看书育儿别教条,借助外力劝长辈
  优优妈:宝贝出生后,婆婆帮我带孩子,我看书上说,每天都要给婴儿用消毒棉签擦肚脐,婆婆却说,小孩儿的肚脐不能老碰。
  林怡说:争吵,不是解决问题的最佳办法,却是伤害孩子的最好方式。持续的家庭矛盾会让幼小的孩子陷入惶恐之中,缺乏安全感。
  家长要明白:书本或网上的育儿方法并非完全正确,别太教条。尽信书不如无书。当然,长辈确实也可能墨守陈规,直接指出,他们可能认为自己经验丰富,不会出错,即使知道错了,也碍于面子不愿承认,这时就需要技巧。
  明修栈道,暗渡陈仓。不妨借助外界力量将正确信息传递给老人。例如,带老人去听育儿讲座,或去医院就诊时,事先和专家沟通下,让他们向老人渗透正确的理念,或让医生告诉老人错误做法的严重后果,这样更有说服力。
  还可以在网上下一些健康育儿的宣讲视频、文章等,不着痕迹地把这些资料摆在老人眼前,让他们自己去发现错误,打心眼儿里愿意接受新方法。
  谁来看护:抚养人别频繁换,多陪伴更重质量
  虫虫妈:虫虫出生后,我就辞职了,现在他1岁了,我打算重新上班,但谁来接手这项重大工作呢?爷爷奶奶?姥姥姥爷?还是白天找个保姆,晚上自己带?
  林怡说:我相信,不管谁来照顾虫虫,都会给孩子最多的爱。虫虫妈最终会有个抉择,但请注意最重要的一点——让孩子觉察到父母不间断的爱。而且不管谁来照顾,长期陪伴孩子的抚养人最好保持相对稳定,不要频繁更换,否则会给孩子不安全感。
  陪伴质量,更重要。有些人忙到没时间跟孩子在一起,有时还把工作带回家,长期如此,孩子会认为你在敷衍他。
  无论时间长或短,请保证陪伴孩子的质量。哪怕每天相处时间很短,但是全心全意陪伴孩子,享受和他在一起的时光,孩子内心就会满足,这比父母心不在焉地花大量时间来陪伴效果要好得多。
  相关阅读:
  我家的六一宝宝
  北京朝阳区 马晓慧
  今年四月,我的宝宝“北北”在大家的期盼中来到了这个世界,在他还没出生时,关于他的喂养大计就展开了策划。
  刚开始,我们和朋友取了经,准备请双方老人轮流帮忙。但后来发现这不太现实。首先,双方老家都不在北京,婆婆还没退休,没法长期在北京住。所以,我们打算请我妈先带一段时间再说。我个人感觉这样也不错,新妈妈总是笨手笨脚,有妈妈在身边,会更放松些。
  不过,我这样做是有原因的,因为婆婆非常开明,用她的话来说就是,你们带北北,我放心,我不能在北京给你帮忙,但你们需要什么,我来提供!
  为了让我们吃到放心又营养的肉蛋,公婆每次来京,都会拖着大箱小箱的绿色食品。北北开始添加辅食,婆婆提前一个月就从老家的农村挨家挨户一颗一颗搜集柴鸡蛋,千里迢迢送来,让我非常感动。
  虽然我们没像其他人一样两家老人轮流带,但我们相处得非常融洽。所以,不一定非学别人,适合自己的才最好。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