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
返回首页
发刊日期:2012年11月05日> 总第971期 > 21 > 新闻内容
谈谈我的“慢生活”
健康时报驻空军总医院特约记者 艾 素
发布时间:2012年11月05日  查看次数:  


  编者按:2012年10月18日,健康时报2版刊登了《莫言:生活还是慢着点》一文。随后,很多读者来信、来电讨论“慢生活”。“我是靠慢成功的典型,我的慢是一种不计时间、不惜成本的积淀”,健康时报特约记者艾素谈起了自己的感受。
  艾素,空军总医院对外宣传中心主任,发表作品数十万字,曾获中国新闻奖、银翼奖等,连续19年被评为空军新闻宣传先进个人。
  当大家盯着莫言的诺贝尔光环时,我却更愿意去思考、去体会他所说的“慢”字。莫言说,生活要悠着点、慢着点。我想他要表达的不仅是要给内心留下一份宁静,还想要告诉我们目标应该是花慢功夫去实现的,而不能急于求成。老话说慢工出细活,莫言口中的“慢”就有此意。而我对“慢慢”储备成功更是深有体会。
  我从小就有个雅号叫“二慢”:一慢不急于表达,说话慢、很惜字,慢条斯理、不急不躁,但每个字都有用;二慢不急于行动,表现慢、乐于观察,行事未必按部就班,会摒弃一些废动作,但结果却总是很理想。我把这份“慢”归结为做事不急于一时,有的放矢,并且用耐力去执行,最终必然会成功!
  多年前,我从医院的临床部门调到行政部门,负责宣传工作。之前在这个岗位上工作的人,最多干两年就调走了。而我则是从零做起,我能坚持多久呢?在认真分析了前任们的工作后,我给自己确定了近期和远期目标。近期目标:半年内完成对本职工作的梳理,并形成一个基本的工作体系雏形。远期目标:两年内获得本系统的最高奖项;五年内,将这个岗位打造成本系统的标杆,并将这个地位保持下去。
  两个目标,一个半年、一个两到五年,“战线”拉得都不短,实践起来可谓很慢,但我的动作可不慢。从确定目标的那天起,我就卯足了劲工作,甚至牺牲了休息时间。但我一点都不觉得累,反而还会感到充实和快乐,因为我的心里始终记着这两个目标。而后来的实践证明,我这种“慢慢”做事的态度是对的。我在宣传岗位上做出了自己的成绩,得到了单位、领导、同事、媒体的认可!慢慢地,我在这个岗位上扎下根、开了花、结了果。
  这就是我的“慢”:一个目标、一种态度、一些勤奋、一份担当。“慢”并不是慢腾腾、磨时间,而是知识的储备和行动的准备,要用心、用脑规划方向,用磨练、用意志实现目标。
  储备成功的道路很漫长,需要埋着头往前走,但也需要偶尔停下来、慢一点,感受身边的温暖。
  一天晚上十点多,忙完工作,我用10分钟调整了一下思路:是直接回家休息,还是按照承诺去看望公婆?尽管我之前已经告诉二老不用等我了。随后,婆婆的话在耳边响起:“你爸知道你爱吃鱼,今天一大早就去买了海鱼。我们俩还排队买了你爱吃的天津熏鸡。今天我们的任务就是做饭。”没啥可想的了,去公婆家!进门后果然是满屋的诱人饭香,婆婆见我进门,笑容灿烂得足以融化我的心。工作很繁琐,身体会疲惫,但如果我一直为了目标而奔忙,忘了慢下来、静下来,就享受不到这份关怀了!
  说了这么多,慢其实是一种敢于、乐于积淀的勇气,不急躁、能耐得住寂寞和辛苦的人才敢慢!一次去西部边陲执行任务,和我一起工作了一天、疲惫不堪的同事,看着我一脸悠闲甚至悠然自得的神态很是不解。是啊,白天我和大家做一样的工作,晚上,我还独自整理图片、辛勤笔耕,怎么还能这么淡定?但这恰恰是我最热爱并极其享受的事情。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