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在大医院已经退居二线的诊疗设备,或是被医生多次否定的检查项目,却成为一些体检机构和县城医院、诊所的主打产品。
这些被弃用的设备,有的是因为诊断不准确,有的是设计有缺陷,有的是容易造成误诊,本期就将介绍四个典型不被医生推荐的医疗设备,以免大家在治疗上走弯路。
采访专家:
廖秦平,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妇产科主任医师
陈山,北京同仁医院泌尿外科主任医师
万冬桂,中日友好医院中西医结合肿瘤科主任医师
杨立新,北京朝阳医院消化内科副主任医师
朱钢,北京市肛肠医院(二龙路医院)外科副主任医师
金属硬管结肠镜——不能全面检查肠道
把直径两厘米左右的金属硬管塞进肛肠,很多人会感觉不舒服,它就是金属硬管结肠镜,此前被广泛应用于各大小医院。它的学名叫直肠—乙状结肠镜,主要用来检查肛门距离直肠和乙状结肠交界处以下的大肠疾病。
北京市肛肠医院(二龙路医院)外科副主任医师朱钢介绍说,金属硬管结肠镜的使用率正在慢慢下降,在一些大医院或专科医院多用电子肠镜(纤维结肠镜)。原因是金属硬管结肠镜不能检查全部肠道,检查部位受视野限制,而电子肠镜直径不到1厘米,可检查全大肠和部分小肠。电子肠镜比较细,更容易通过肠道,对患者刺激小。
红外线乳透——筛查不出早期乳腺癌
被不少体检机构力推的早期乳腺癌筛查设备——红外线乳透,在乳腺癌医生那里却成了被淘汰的检查,原因是该设备准确性不高。
中日友好医院中西医结合肿瘤科主任医师万冬桂解释说,红外线乳透是在遮光的环境中,患者全部暴露乳腺,医生用发光的探头推挤乳腺,观察屏幕上红外线成像图像,判断乳腺是否异常。
该诊断结果受干扰因素较多,很容易误诊,目前国际或国内乳腺癌诊治指南不推荐用红外线乳透筛查和诊断乳腺癌,而是建议采用乳房钼钯X线照片或B超等辅助检查手段。对于40岁以下的女性,因为乳房组织较致密,建议以乳腺B超为主;40岁以上的女性则可以选择乳腺钼钯检查或是结合B超诊断。
输卵管通液——“盲通”输卵管易误诊
管道有没有堵,用水一冲就知道,这也是对输卵管通液的一个形象描述。这项检查曾因设备简单、操作便利、价格低廉等优点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目前在大医院这项技术正在被逐渐更新或是取代。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妇产科主任医师廖秦平说,输卵管通液通过子宫、输卵管内注入液体来看是否有回流和阻力,进而判断输卵管是否通畅。
但是这样的检查是一种“盲通”,通液过程看不到注入的液体在患者体内具体运行过程,无法明确输卵管梗阻的部位,这对确定输卵管梗阻诊断和治疗方法选择来说毫无帮助。
廖主任说,子宫输卵管通液术如果操作不规范可能造成一半以上误诊。目前排查输卵管是否通畅多采用腹腔镜技术或是造影,这两项检查可清楚看到液体的流动情况及阻塞的部,诊断准确。
体外碎石机——胆囊结石打碎排不出
碎石机的工作原理其实很简单,就是连续多次放电冲击,把结石击碎,然后再排出体外。遗憾的是胆囊结石因为胆囊特殊的形状,用体外碎石机的效果并不好,在临床一线治疗中不常使用。
北京朝阳医院消化内科副主任医师杨立新指出,肝脏和胆管持续产生胆汁后要通过十二指肠大乳头处排出,十二指肠大乳头开口很小,这样即便通过体外碎石机把结石打碎也无法顺利排出,反而可能会因此堵塞开口,使胆汁无法排出,继而引发胰腺炎、胆管炎,使病情加重。
因此,不管是胆囊结石还是胆管结石,体外碎石机都不是一个理想的选择。杨立新说,如果胆囊结石不严重,早期可服用消炎利胆的药物,防止结石反复刺激胆囊症。较大结石并已引起恶心、呕吐等不适,需要做胆囊切除手术。即便是泌尿系统结石,如果结石直径超过两厘米,同样不推荐体外碎石,而应用微创手术把结石取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