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咯吱咯吱”,孩子又在磨牙了。很多家长认为,孩子磨牙肯定是肚里有寄生虫,于是就买驱虫药给孩子吃,有些确实管用,不过更多的是不管用——
其实,小孩夜间磨牙并不一定是肚里有寄生虫闹的,不宜盲目吃驱虫药,任何一种驱虫药都有一定毒性,易对小儿肝肾功能及神经系统产生损害,所以两岁以下小孩一般都禁止使用。除了寄生虫,还有什么原因导致孩子夜间磨牙呢?
吃饭“两少一多”
很多孩子白天喜欢玩,顾不上吃饭,晚上就大吃特吃,也就是“两少一多”,睡着了胃肠仍在工作,这就会导致磨牙。中医讲“胃不和则卧不安”,小孩睡后磨牙其实也是“卧不安”的表现。
晚餐时间不宜太晚,下午5~6点为宜。另外,小孩睡前喝牛奶易导致磨牙,也是这个理,所以最好把睡前喝奶的时间提前1~2个小时。
玩耍“动静太大”
白天玩耍时,孩子容易沉迷到感兴趣的事物中,非常兴奋,晚上睡觉时大脑皮层仍处于亢奋状态,就会导致磨牙。白天出现紧张、焦虑情绪,也会导致磨牙。
解决办法就是让小孩注意动静结合,“动”包括打球、跑步、骑车、游乐场玩等,而“静”则包括看书、画画、做手工、看电视等。而且,最好把“动”安排在上午,“静”安排在下午或晚上。
缺乏“微量元素”
临床发现,小孩夜间磨牙较多见的原因是钙和锌的缺乏。人体骨骼肌的兴奋主要由钙调节,缺钙会导致肌肉过度兴奋与收缩,而咀嚼肌对钙又非常敏感,缺钙时就易引起咀嚼肌痉挛,从而导致磨牙。
锌在维持小孩食欲方面很重要,缺锌会导致小孩厌食、偏食,脾胃功能下降,甚至消化不良,最终导致磨牙。
牙齿“咬合障碍”
小孩如果有夜间磨牙现象,建议去牙科查查,很多孩子因牙齿发育不好,常吃甜食等导致牙齿参差不齐,牙尖过高、咬面不平等,易引起咬合障碍,为达到咬合平衡,就会出现夜间磨牙,临床上叫做人体自纠性磨牙。
不过,换牙期的小孩,即6~14岁期间出现夜间磨牙,当属正常,这段时期咬合关系紊乱,相应的咀爵肌运动功能失调而发生痉挛和收缩,最终导致夜间磨牙。
口腔“炎症刺激”
如果孩子有口腔炎、口腔溃疡、牙周炎等,也会导致磨牙,因为致病炎症会持续刺激口腔内壁,炎症感染本身带来的疼痛感都会导致磨牙现象的发生,
所以,如有口腔问题,应及时就医,平时也要注意口腔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