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
返回首页
发刊日期:2012年10月22日> 总第967期 > 20 > 新闻内容
胃病难愈看看牙
健康时报记者 杨小明
发布时间:2012年10月22日  查看次数:  
  
  活动背景:近日,由上海市同济医院主办,健康时报协办的健康大讲堂邀请该院口腔科陆卫青医师做了一场题为“口腔的卫生与保健”的科普讲座。
  主讲专家:陆卫青,上海市同济医院口腔科副主任医师
  擅长治疗:根管治疗术、牙周病的序列治疗以及口腔黏膜病的诊治
  出诊时间:周三下午
  “一些人的胃病反反复复,总是不好,这时应考虑下是不是牙有问题。”陆卫青说,“牙周如果感染,细菌会通过体液、血液和淋巴等影响到别的器官。有牙周病的人,牙周袋内的细菌也会通过吞咽进入胃,更容易患胃病。”
  口腔是
  细菌生长的天堂
  口腔的细菌种类较多、数量较大,每毫升唾液中的细菌超过108个,牙菌斑中的细菌超过1011个/克湿重。因为口腔每时每刻都在不停地分泌唾液,有了湿度,没有彻底清洁干净的食物残留给细菌提供了充足的养料,再加上口腔温度适宜细菌生长,所以说口腔是细菌生长繁殖的“天堂”一点都不过分。
  牙周袋
  是Hp的贮存库
  如果一个人牙齿相对齐全,但要是有重度牙周炎,所引起的牙周袋的面积可以有成人手掌那么大,并且在牙周袋中会分离出四百多种微生物,其中之一就是幽门螺杆菌(Hp)。
  幽门螺杆菌是引发慢性胃炎、胃溃疡甚至胃癌的致病菌,而牙周炎引发的牙菌斑和牙周袋,正好成为了幽门螺杆菌的“贮存库”,所以有牙周炎的患者,其幽门螺杆菌明显高于牙周健康的人群。幽门螺杆菌随着唾液等进入胃部,就很容易引发胃病。同理,有胃病的人,要是牙周不好,也会影响胃病的治疗效果,甚至导致胃病复发。
  80岁
  要有20颗好牙
  对于慢性胃炎和胃溃疡的患者,定期检查、治疗、维护牙周健康必不可少。“平时要做好口腔自我保健,减少Hp的水平,争取到80岁还拥有20颗完好的牙齿。”陆卫青说。
  刷牙方法不正确不但不能有效清除牙菌斑,还可能损害牙龈。陆卫青推荐了Bass刷牙法。
  Bass法(水平颤动法)可以有效清除龈缘附近、龈沟和邻间区内菌斑,这些部位对控制牙龈与牙周感染最为重要。
  将刷毛指向根尖方向(上颌向上,下颌向下),刷毛约与牙长轴呈45°角,轻度压着牙刷,勿使刷毛屈曲,使刷毛端进入龈沟,颤动牙刷,不要使毛端离开龈沟,需颤动10~20次(如右图)。再用此方法刷其他牙齿的内侧(舌面)。切勿用拉锯的方法刷牙。
  陆卫青强调,刷牙应保持“三三制 ”,即一天刷三次(早饭后、午饭后、睡前),饭后三分钟就要刷牙,每次至少刷三分钟。此外,平时养成漱口的习惯,进食后就应立即漱口,虽不能去除菌斑与牙石,但可以清除食物残渣和部分软垢。
  链接
  牙周不好除了会影响胃,它还是其他疾病的致病因素。比如,牙周炎患者与非牙周炎者相比,急性心肌梗死或慢性冠心病的发生率高25%;其发生脑卒中的比率是牙周正常者的2.1倍;患类风湿关节炎的比率比牙周健康者高4倍;患慢性呼吸道疾病的几率比口腔卫生良好的人群高4.5倍。
  另外,有牙周病的孕妇,由于炎性介质可能引起子宫过早收缩,会引发早产。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