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
返回首页
发刊日期:2012年07月30日> 总第945期 > 06 > 新闻内容
学学日本的灾害自救术
健康时报实习记者 韦川南整理
发布时间:2012年07月30日  查看次数:  


  日本是一个灾难高发国家,暴雨、台风、海啸、地震等自然灾害是日本民众经常要面对的事情。日本人也因此在实践中总结了许多有用的逃生技巧,我们不妨也学习一二。
  水灾:水淹没车——椅头枕可以救命
  危险场景:7月21日的北京暴雨,一位车主行驶至广渠门桥下4米深的积水,因水压过大无法打开车门和车窗,最终溺水身亡。
  对策:
水漫车内,车窗打不开怎么办?日本TBS电视台的一档教学类综艺节目用了一组对照实验告诉大家:取下座椅头枕,用下部的金属杆撬玻璃的一个角,轻松搞定,女孩子也能完成。
  小知识:车内灌满水比半满时,更容易推开车门
  著名作家韩寒也是汽车爱好者,对于开车遇水有一些独特的经验,他在微博中分享给大家:如果水深接近或略微超过排气管,可以顶着油低档位通过。如果水位高过车辆的进气部分,就不要尝试了。如果车子熄火了,也别尝试再打火了。如果车辆彻底落水,要在第一时间开窗逃出。如果开窗不成功,要在水灌满车内空间之前,深吸一口气,等水完全充满后,再次用力推开车门,这时车门所受水压较半满状态小一些,这是最后的逃生机会。
  小提示:“浮财”捞不得,中毒划不来
  从房山卫生部门了解到:水灾过后,有的村民会到水里打捞淹死的猪、鸡、鸭等来吃,俗称“捞浮财”。但洪水里浸泡着垃圾、粪便等污染物,死动物身上会寄生大量细菌、虫卵,并且快速繁殖。新浪微博“我在120上班”提醒大家:浮财捞不得!健康最重要!
  火灾:火灾自救——呼救比赛练就高嗓门
  危险场景:6月30日,天津蓟县县城莱德商厦发生火灾,当天确认10人死亡,16人轻伤。起火原因是空调室外机超负荷工作。
  对策
:“着火啦!救命啊!”这是日本学校在举行呼救比赛。据泰州科普网发文《日本学校、幼儿园消防教育》,日本学校定期组织呼救比赛、烟雾逃生体验、攀绳比赛等防灾项目,练就孩子们高嗓门、大力气和逃生技巧(火灾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匍匐撤离等)。
  小知识:常常备个包,家里装个喷淋器
  防火灾,日本人有个火灾应急包,包里有口哨、绳子、口罩、手电筒、隔热布和预防手册等。据日本通网2010年12月23日发文《日本超高层大楼是怎么防火灾的?》,在日本,各家各户都有烟火报警装置和自动喷淋装置。
  小提示:烟熏眼红肿痛,水中眨眼洗异物
  浓烟不仅伤及呼吸道和肺部,还有眼睛。中国中医科学院眼科医院眼科主任谢立科提醒,火灾后眼睛红肿、睁不开、有异物感,可以将眼睛浸入清水中,不断地眨眼睛,排出异物,之后冰敷双眼,点消炎眼药水。
  地震:地震逃生——防灾头套随身带
  危险场景:据新华社7月25日报道,今年上半年,新疆经受了地震、冰雹和洪水等多种自然灾害,共有147万余人受灾。
  对策
:学生上学背书包,全世界都一样,但上学必须带个防灾头套,恐怕就只有日本这么要求了。
  防灾头套是地震时帮助逃生的,一般是用薄棉缝制而成的。据《世界新闻报》2007年3月30日发表的一篇文章《日本预防地震有一套》,日本学校每隔一两个月会搞一次地震防灾训练,训练时孩子们把防灾头套罩在头上,护住头部和身体,蹲到桌子下避难。这种头套在日本是一种常见商品,但也可以给孩子亲手缝制。
  小知识:伏地、遮挡、手抓牢,口诀要牢记
  据果壳网文章,美国红十字会灾难教育部前总管罗伯茨(Rocky Lopes)强调,在地震来临时,要赶紧钻到桌子下边或用靠垫捂住最脆弱的头部,以免被空中乱飞的尖锐物品砸伤,还要用手牢牢抓住桌子腿。
  小提示:东南坡上睡觉,最早见太阳
  地震之后,容易爆发消化道疾病、呼吸道疾病和皮肤病。据中国新闻网报道,汶川地震时,专家就建议大家,露宿地点应选择干燥、避风、平坦之处。在山上露宿时,最好选择东南坡,因为那里不仅避风,而且早上能最早见到太阳。
  核泄漏:核电泄漏——动漫精神抗焦虑
  危险场景:印度北部的拉吉斯坦核电厂主管7月24日表示,核电厂过去5周发生两次氚辐射外泄,超过40名员工曝露于强辐射之下。
  对策:
日本福岛2011年发生核泄漏事件后,日本人很快制作了讲解核电事故的动画片《肚子疼的核电站君》。这个动画片将正在泄露的核电站物化成肚子疼的一个人,然后以给这个人治病的过程说明核泄漏的现状、倡议人们为救灾的工作人员加油、为遇难同袍祈福等。动画片幽默、诙谐,展现了日本人在灾难面前的坚强与乐观。
  小知识:脏衣服要密封,碘片不擅服
  据中国网2011年3月发布的核辐射防护手册,暴露在被放射性物质污染的空气中,用手帕、毛巾等捂住口鼻,可使吸入放射性物质的剂量减少约90%。回家立即更换衣服和鞋,将其放在密封的塑料袋中,然后冲个淋浴。要服碘片而不是吃碘盐,而且服用的量要根据政府的评估事故状态后的指示,不能仅凭个人主观臆断或因恐惧而擅自服用。
  小提示:酸奶、牛肝、蘑菇防辐射
  日常防辐射,吃点带酸味的食物,像酵母、牛肝、蘑菇等。但内脏不能贪多,一次吃五十克,一周一两次。另外,抗辐射,蛋白质(肉、奶、蛋等)、油脂品(橄榄油、玉米油等)和蔬果(卷心菜、土豆、番茄等)样样都不能少。(据《健康时报》2008-8-21第05版)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