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
返回首页
发刊日期:2012年07月09日> 总第939期 > 07 > 新闻内容
度过心理阵痛期
健康时报特约记者 李佳勋
发布时间:2012年07月09日  查看次数:  
  
  
  相关阅读:高考后考生家长出现“离婚潮”,以离婚案件最多的北京朝阳法院为例,2009年至2011年,高考结束后法院受理的离婚案件都有较大增长趋势。从2009年以来,辽宁、湖南、天津、重庆、山东、浙江和河南等多个省市的媒体,都曾报道过“高考后家长进入离婚潮”的新闻。据光明日报

  河北省精神卫生中心刘卉兰主任医师介绍,很多家长觉得孩子高考完离婚,没耽误孩子学业,而且孩子也长大了,更容易接受。
  其实,年满18周岁考上大学,只能说明孩子生理上长大了,不能作为心理成熟的标准。孩子从学习生活非常紧张的高中,进入相对自由宽松的大学,没人监管衣食住行、没人督促学习,这样的环境本来就容易让孩子感到迷茫,易产生焦虑。
  若此时父母离婚,会对孩子的心理产生不可忽视的负面作用,孩子可能因此产生消极的生活和学习态度,甚至认为是自己无能无法解决父母的问题,总是处于内疚中,甚而影响将来的婚姻。
  此时,要帮助孩子度过心理“阵痛期”。理智客观地把离婚的理由告诉孩子,真诚地向孩子道歉和交流看法,使孩子适应父母离婚后的生活。
  别把夫妻之间的怨恨传染给孩子,别当着孩子的面指责对方,因为夹在父母相互诋毁之间的孩子,内心如瓷器一样不经磕碰,很小的刺激也会激发负面情绪的爆发,导致孩子打架斗殴、早尝禁果等不良的报复性举动。
  如果有条件,离婚最好能缓一缓,因为,虽然夫妻双方已在离婚问题上做了充分的准备,但孩子高考后,正是准备和父母亲近,需要享受家庭温馨的时候,根本没有准备好面对父母的分离,所以夫妻尽量在孩子做好准备前给孩子一个时间,让孩子能够理解父母的离异。
  同时,双方再审视一遍自己是否真的准备好面对离婚的事实了,孩子能否适应单亲家庭的生活;如果再婚怎样让孩子能够理解。
  可以做一些角色转换,站在孩子的角度来认真思考一下,必要时可以让孩子的朋友调节。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