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
返回首页
发刊日期:2012年07月02日> 总第937期 > 06 > 新闻内容
老玩意更好用
健康时报综合
发布时间:2012年07月02日  查看次数:  

  现代人生活越来越惬意,新鲜的玩意儿也越来越多,厨房消毒柜代替了父辈、爷爷辈的开水煮,手帕纸、湿纸巾代替了以前用的手绢,空调代替了人手一把的扇子……可这些新玩意不一定真能胜过老玩意。


  带上手绢才出门
  健康时报记者 杨绪军
  至今还记得小时候玩“丢手绢”的场景,十几个人,热热闹闹,可没想到,这手绢还真的被轻易地“丢掉”了,替代品是一张张的手帕纸和一包包的湿纸巾。直到上个月,我才又用上了手绢。
  去无印良品店,偶然发现在结账处安静地摆放着淡灰色的手绢,价钱很便宜,不超过五块钱,于是,一口气给家人一人买了一块。让我下定决心的是关于餐巾纸的安全问题。一次,跟国际食品包装协会秘书长董金狮聊天,他一直关注食品包装的安全问题,而现在餐馆里泛滥成灾的手帕纸就是他所担心的。
  这种纸一般很松软,很薄,拿起来看一看还有点透亮,上边有压花,抖一抖甚至还有纸屑,一般用一个大塑料袋装着,造价也极为低廉。董金狮说,如果有心留意的话,这种手帕纸一般是没有标注生产厂家、日期和用途的,原料一般为回收纸,以前用来做卫生纸,没想到现在竟然上了餐桌。这种纸一般会在生产中加入脱墨剂、滑石粉、荧光增白剂等,对人体健康是有害的,所以,经常上餐馆的人最好还是自己带纸更安全。
  其实,用惯了手绢,比纸可方便多了。在日本工作的老朋友李巍就跟我说,日本人每天都是离不开手绢的,天气湿热是一方面,环保意识是另一方面,但也的的确确更实用——天热时擦汗,上完厕所洗手后擦手,去公园可以拿来当铺巾,流眼泪鼻涕也都能用得上。
  都说出门前要念一遍“伸手要钱”(身份证、手机、钥匙、钱包),我却觉得,这手绢也是要算上的。

  食用碱消毒很放心
  健康时报特约记者 艾 素
  每次有客人来家里,都会被我的家人的一些好习惯而深深地打动,惊讶于我们能坚持几十年。
  有的家里,每人一条毛巾,洗脸、洗澡、擦头发,都用同一条。我的家里有五六十条毛巾,每人每次用一条,比如,早上洗脸时每人用一条,晚上洗澡时用一条,我家三口人,每天会用六条毛巾。清洗也很简单,每次用后的毛巾就装到专用的篮子里,每周四我会一起清洗。我还有一个法宝是食用碱,把它融在水里,用水煮开后可以消毒毛巾、筷子、洗碗布。用食用碱消毒后的毛巾很柔软,用起来也很舒服。
  我家里的洗碗工具有三种,一个钢丝球,一块海绵,一块棉布毛巾。其实洗碗布不注意清洗和保持干燥,最容易滋生细菌了。我的方法是:每次洗碗后,都将这三样再洗一洗,晾干。用两三天后,用食用碱水煮开这三样,消消毒。有人问我麻不麻烦,其实一点都不麻烦,只需要一边洗碗的时候,一边煮着食用碱水,碗洗完了,水也煮开了,这时把这三样放进去再煮十分钟就好了。家里的碗筷用久了也这样煮一煮,用起来很放心。
  家里的遥控器,用一阵子后按钮之间的间隙里就积满了灰,很难清洗,我的经验是,给它们穿上皇帝的新装。厨房用的保鲜膜,松松地在遥控器上包裹两层,两周换一次,自然解决了您清洗的烦恼了。家里的开关按钮、门把手,天天都在按在捏,我的家里是每天都擦的。
  很多家里进门处有个垫子,能擦掉鞋底的部分泥沙和灰尘。可这垫子上的灰尘很容易被忽视。我家里的习惯是进门第一件事就是擦鞋,棉布沾一点水(半干状态最好),先擦鞋面,后清理鞋底。还有个窍门,可以用橡皮擦擦皮鞋或旅游鞋鞋面,再用鞋油保养,这样清理,鞋即使穿旧了都会很干净亮丽,不会发暗变色。

  用把扇子来纳凉
  健康时报实习记者 宗俊琳
  还记得小时候夏夜纳凉,一个大院里的人吃完晚饭,惯例式地摇着扇子聚在一起,男女老少,交谈甚欢。慢慢地,大院里的人搬进楼房,空调代替了扇子成了夏季的首选。
  空调快速制冷,在工作间里驱除炎热,提高工作效率固然好,可室内空气不流通,空调散热片又容易积存细菌,空调冷风一吹,室内空气受到污染,随之而来的空调病、热伤风、军团病也频频发生,尤其是身体抵抗力较差的老人和小孩。此外,同处一室,各人的体质不同,需要空调的温度也难求一致。而且,夏天用空调制冷、冬天开空调升温,一开就是一整天,电能损耗也不少。
  扇子就不同了,一方面空气流通好,避免了“空调病”,还能自行掌握摇扇子的快慢和风的大小,而且摇扇子时,手臂、手腕不断运动,血液循环加快,还能舒筋活血、强身健体。另一方面就是它的节能环保了,而且携带也方便,根据自己的需要随时可用。摇扇子煽风取凉、驱蚊子,还可用来遮太阳。小时候用的芭蕉扇,就是用芭蕉的叶子修边制的,很是好用。
  其实,扇子在我国历史悠久,折扇从南北朝时代就有。古时的文人雅士人手一把,除了煽风纳凉,扇面上的书法与绘画更传达一种才气与品位。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