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
返回首页
发刊日期:2012年06月28日> 总第936期 > 15 > 新闻内容
一位乙肝医生的思考
三峡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宜昌市中心人民医院感染性疾病科副主任医师 方 清
发布时间:2012年06月28日  查看次数:  


  作者简介:方清,三峡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宜昌市中心人民医院感染性疾病科副主任医师,肝病医学博士,师从华西医科大学赵连三教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院杨东亮教授。
  擅长:各种肝脏疾病咨询,慢性肝病的健康教育和定期随访管理。
  出诊时间:周四下午


  当了17年的医生,看了17年的乙肝,一路走来,从临床到科研,除了败仗还是败仗,我已身心疲惫,一度感觉人生就是一场悲剧,就更不用说我那些可怜的乙肝患者的命运了。
  终于有一天,我恍然大悟,医生其实可以将精力投入到健康教育和长期随访管理,这样既省钱也省力。
  患者悲剧
  基本常识难掌握
  我目睹了太多的晚期肝癌患者,几乎是已经占据了住院病房的大半壁江山,且极少数是在疾病的早期就能被及时发现的。
  在门诊,我看见了大多数患者一开始没有找正规医生看病,且大多数门诊的患者也没有坚持长期的正规治疗和随访管理。在网上的肝胆相照论坛,我看见有些患者轻率地给自己或者给其他患者当医生,一点都没有意识到自己可能做错了。我不断地体会到,要说服患者掌握看病和看乙肝病的基本常识是那么的困难。
  治疗陷阱
  一味强调抗病毒
  在我的网站上,我发现,让一名乙肝患者真正安下心来,树立长期随访管理的观念,就至少需要一个月以上的时间。从肝胆相照论坛反馈回来的数据来看,情形就更惨。令人可悲的是,将抗病毒药物而不是医生作为战胜乙肝信心支柱的患者比例竟然如此之高。
  除非我们能确认,我们的乙肝患者的治疗有长期依从性,否则贸然进行以抗病毒治疗等一系列昂贵的治疗,那么患者的结局将是伴随着患者的性命和财产的损失。
  医生宣传
  不花钱也办大事
  为什么就没有更多的医生站出来,将精力投入到乙肝患者和公众的健康教育和长期随访管理工作方面呢?这不花钱却可以办的大事情怎么就没有那么多人做呢?
  10年来,我发现,只有医生主动出击,将自己掌握的健康常识、乙肝科普和看病技能主动传授给社会公众和乙肝患者及家属,才能改变乙肝治疗的现状。如果医生还是安静地呆在医院等着患者上门来求助,那么我们只能等来看悲剧一幕一幕的上演。
  日常生活
  转观念主动防御乙肝
  大多数人都以为乙肝就是抗病毒治疗,就是按照指南,吃药即可。这样残酷的局面,不仅是在乙肝,就是在高血压、糖尿病、慢性肾脏疾病等领域照样存在。
  要知道,只有将乙肝的主动防御战线推进到疾病的早期,推进到乙肝患者日常生活点滴细节中,才能将乙肝患者和家庭在对待乙肝的观念上从消极悲观扭转到积极乐观。
  不是因为缺乏医学知识或药物,而是缺乏有效的患者健康教育和随访管理,使一个个的患者因为忽略日常防御,而最终到了晚期肝硬化或晚期肝癌阶段才不得不住院治疗。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