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
返回首页
发刊日期:2012年06月04日> 总第930期 > 22 > 新闻内容
林彪患有“半度病”
《政府法制》 2001年03期 蓝宝文
发布时间:2012年06月04日  查看次数:  
  编者按:重视养生是好事,但重视养生到走走火入魔就不是好事了。林彪可以算是一个在养生路上走歪了的人。
  1963 年12月14日,毛泽东亲笔给林彪写信,推荐他读曹操一首讲养生之道的诗《龟虽寿》。林彪读了后深受启发,为了获得神龟“永年”之术,他逐渐形成了一套独特的“养生之道”,在常人看来,这并不是什么“养生之道”,简直是活受罪。
  林彪自称患有“半度病”。他有一个总结:“我的身体时好时坏,就是因为搞不好温度害了我。差半度就不行,就会受凉出汗,坐下来不能动。要把掌握好温度作为保证我身体健康的关键。”
  为此,林彪穿的衣服、盖的毛巾都被规定出温度。一条毛巾被测定温度为7℃,因林彪睡眠时的温度为28℃,就要盖四条毛巾被。他穿的大衣,每件温度为10℃,每件衬衫为1℃。他的起居之地和使用之物,都规定恒温。由保健医生定出“温度表格”,经林彪亲自过目审批,成为林氏“温度法”,有法必依,违者必惩。
  在林彪住地,经常可以看到“副统帅”手里拿着一个放大镜,站在墙边,细心地看着温度计上的水银柱。有时,他会大叫一声:“请叶主任来。”然后瘫倒在沙发上,仰头呆坐,因为他发现温度低了半度。这时,叶群赶来,急忙命令服务员开顶灯、壁灯来提高温度。为了不出“半度”差错,规定卫生员每半小时测温度一次。
  在“温度法”的管制下,林彪卧室里没有玻璃制品,茶几上的玻璃也没有,桌上也没有玻璃板。林彪痛恨玻璃,一再说:“玻璃有凉气。”
  衣食更要执行“温度法”。林彪穿衣,卫生员用热水袋把衣、裤、袜温热,鞋子要用电炉烤温。漱口水规定45℃,比体温高就不会受凉。吃饭的筷子要用毛巾包起来。甚至写字用的铅笔也要温一下再用。林彪室内的电铃按钮,由于是金属制品,要用绢包起来。吃零食,如吃白糖、葡萄干、奶等,都要用热水袋加温,服用中西药时,也要一定的温度。照X 光,因脚踏板是铁的,要加上毛毯。
  林彪还怕风,怕水,曾经责怪内勤人员,“你走太快,风吹到我了。”
  俗话说“病从口入”,林彪很讲究“吃”的学问。他把他本人食用后的种种反应,均记录在案。林彪曾规定他所用食品的产地:如莜麦要山西的,大枣要山东的,红米必须是江西茅坪的,水要用北京青龙桥的。此外还有浙江青蛤、福建藕粉等等。
  1960 年,林彪吃羊肉煮黄芪,结果拉肚子,折腾了一夜。他经常讲这段历史,“我冒冒失失地吃了羊肉煮黄芪,差一点把我折磨死。”从此,吃东西和药,他规定要“一切通过试验”,叫手下人试吃后方自己食用。
  在正常人看来,林彪上述行为无疑是“怪病”或“怪癖”,但林彪把这些怪癖变成了他的生活方式。摘自《文史博览》2010年第10期
  刘振修文
  林彪司机的“治病妙方”:
  假体温表测体温
  林彪对自己的体温很在意,因为体温总是比常人要高一些,总是在三十七度以上。每次试表他都要问,一旦知道体温仍然未降,他就显得很不安。周院长给他解释,这不是毛病,也没用。我(楚成瑞,林彪司机)也跟他说,你这么老躺着,心急火燎,哪能不燥?肯定比别人要高点儿嘛!他也不听,老是耿耿于怀。我们后来也懒得跟他较真儿。
  说起来也是一闪念,那天,我突然想了一个好办法,就找到周院长。我说,他相信我,我就用两个表,一个表是死的,就定它个三十六度,另一个表是真的,在试表时,我一边看表一边把真表换成假表,不给他看真表,骗他。周院长说,这能行吗?我说,试试吧,他要求那么高,一定要把体温降到三十六度,反正屋里面黑,他自己也看不清。
  不久,我就试了一回。把表定在三十六度六,成功了,不过他有些纳闷,一个劲地问:怎么降得这么快?我一听,坏了,“降”得太快他受不了。第二天就把假表的温度改成了三十六度八。就这么一直骗了他一个多月,还真管用,他精神好多了。
  《当年事》 陈明洋编 文化艺术出版社
  弄个卡车颠全身
  林彪那时还有一个毛病总也治不好,也挺让人发愁的,就是总要让人抖他的手、胳膊。我(楚成瑞,林彪司机)跟他多年,对他的生活习性很熟悉。据我长期观察,打仗时,他一坐车,精神头就来了。有一次,他难受得又让我抖他的手。抖了他的手,又抖胳膊,还不行。硬让我抖他的肩,我不敢,他还不高兴。逼得我又想了一个办法,弄个车,颠他!
  我先弄个中型卡车,在后面做了个帆布棚子,两边各有一个小窗户,屁股开两扇门,就像现在的大屁股北京吉普一样。弄完了,我就去动员林彪,说出去颠颠,可能舒服些。
  我让警卫员搬上去一把藤椅,让警卫员也弄个凳子上去坐,扶着林彪。安顿好了,我就开车从厢红旗一气跑到了香山,又开了回来。路面坑坑洼洼的,车在上面跑,就跟摇煤球似的。回来一问,林彪感觉不错。第二天又颠。每天颠一趟。一直颠了不少日子,他的精神真的好了不少。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