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摔倒骨折的老年人,有锻炼身体时摔倒的,有走路时摔倒的,有爬楼梯时摔倒的,轻者手腕压缩性骨折,重者髋关节骨折。”浙江省人民医院骨科副主任陈锦平主任医师说,老年人易摔倒与其生理机能退化有密切关系。
协调性变差
平坦路上亦小心
年轻人不小心被绊、踏空了能马上反应过来,但老年人随着机体老化,思维相对迟钝,来不及反应就摔倒了。并且随着衰老,各种慢性病如糖尿病、高血压、心脏病等也会导致老人头晕、乏力,容易摔倒。
老人在走路的时候,一定要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尽量走平整的道路,避免摔倒。若道路不平整,或者爬楼梯、登台阶时,一定要注意把脚抬高一些,累了就及时歇一歇,不要逞强。同时要对自己的慢性病做好管理,控制好血糖、血压,避免头晕、乏力的情况出现。
视听力下降
有人陪伴尽早治
大部分老年人都患有青光眼、白内障等疾病,容易出现视物模糊,影响对周围环境的判断。随着年龄的增长,很多老年人还会出现老年性耳聋,以致于听不到周围的危险信号,也就摔倒了。
老人出现视力减退的时候,尽量避免独自行走,同时要及时前往医院救治,长期耽误,不仅增大摔倒的风险,也会对视力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平时多做一些护耳操,尽量延缓听力的衰老。听力下降了,可以及时佩戴助听器。
喜早晚出行
改变习惯慢慢行
老年人的生活习惯也是诱发他们摔倒的原因,大部分老年人喜欢天刚亮甚至未亮起床出门,晚饭后外出散步,这时光线较弱,再加上本身视力较差,看不清路,就摔倒了。
老人出门散步也要选择合适的时间来进行。最好是早上八九点,下午四五点出去走一走,既可以避免光线暗出现摔倒的情况,也有利于老人进行有氧运动,增强身体免疫力。
骨关节退化
营养补充巧运动
人到中老年后,一切组织器官都会发生退行性变化,骨和关节组织也不例外。退行性变化,好发于承重的关节和多活动的关节,如膝关节,使人行动不便,活动性差,再加上身体平衡能力差,摔倒的几率也随之增加。
中老年之后,由于钙质的流失,很多人都患有不同程度的骨质疏松。老人平时要做好骨密度监测,必要时服用钙剂、维生素D以及抗骨吸收的药物,避免一摔倒就引起骨折。为了减缓对骨关节的损伤,老人可以通过做一些缓慢的有氧运动来强身,同时也要注意,运动的时候不要给自己设限,感觉累了的时候就休息,不要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