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访专家:
纪立农,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内分泌科主任、主任医师,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主任委员。
郭晓蕙,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内分泌科主任、主任医师、教授。
使用胰岛素治疗的糖尿病患者,免不了每天要打一针到几针,可即便天天打针也只有37%的患者血糖达标。
究其原因,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主任委员纪立农教授说得很直白——很多患者都不会打胰岛素。
打胰岛素并不是把药物打进体内就算成功了,在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发起,BD中国支持的中国糖尿病规范注射周启动会上,纪立农教授解释了打一次针所包含的内容,他将其分为软硬件:软件是指注射深度、注射部位、注射时间;硬件则指注射器、针头等,这其中任何一个环节出了问题都会影响到降糖效果,使血糖不达标。
注射前 一看二摸三清洁
一看长短效:胰岛素分为长效、中效和短效,注射前要清楚自己所打胰岛素的类型,因为不同的胰岛素注射部位是不一样的。
短效胰岛素注射部位首选腹部,因为这里吸收最快;中长效胰岛素适合打在臀部或者大腿位置,其吸收速度比较慢,能降低血糖的风险。给小孩注射中效、长效胰岛素的时候也要选择臀部。
二摸有无鼓包:在注射前应该用手摸摸注射区域有无鼓包,检查是不是有脂肪增生,如果发现有鼓包、硬结、周围皮肤有出血点,应避开这个部位注射,以免干扰胰岛素的吸收。
三清洁注射部位:每次注射前最好对注射区域的皮肤进行清洗。
虽然没有必要经常使用酒精消毒,但简单的清洗,保持注射部位干净是很有必要的,这样减少细菌感染的几率。如果条件允许的话,晚上的注射可以选择在洗完澡后再进行。
注射中 换针头、部位、角度
针头只能用1次:很多糖尿病患者都在重复使用针头,一方面是考虑费用问题,另一方面是不了解重复用针头的危害。其实,重复用针头容易导致漏液、针管堵塞,进而导致胰岛素剂量注射不准。不换针头还会造成疼痛,因为多次使用后的针头很粗糙。
左边打完右边打,针孔间隔1厘米:打胰岛素不能在同一个部位反复注射,建议按照左边一次,右边一次的方法或是左边一周,右边一周,每个注射点之间至少相隔1厘米。如果是腹部注射,分成四个区域按照顺时针轮换;如果是大腿分成左右大腿,每次上下轮流打。
长针头45度,短针头直接扎:如果使用的是8毫米的长针头,注射时必须捏起皮肤并以45度进行注射,从而增加皮下组织的厚度,以免将胰岛素注射至肌肉层。如果使用的是4毫米、5毫米针头,可以90度直接进针,因其针头孔径非常细,疼痛感很轻。
注射后 别忙拔针、丢弃针头
针头再停留10秒:注射后当针管的活塞完全推压到底后,针头还应在皮肤内滞留至少10秒钟之后才能拔出,这样可以极大地防止药物渗漏。
如果拔出来针头还在滴液,说明留针的时间不够长,药物还没有完全到达皮下。
如果每次注射的剂量比较大,需要等待的时间更长,建议每次心里默数20下再拔出针头。因为剂量越大,针尖细,所需要注射的时间就更长。
如果使用胰岛素专用注射器,就无需在皮下停留,直接推到底就可以拔出了。
废弃针头不乱丢:针头应该使用1次丢1次,不能重复使用,更不能随意乱扔,避免造成医疗污染。
建议患者准备一个废弃的矿泉水瓶,每次注射完胰岛素直接把废弃针头丢在里面,装满一瓶后送到医院进行集中处理,以避免污染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