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
返回首页
发刊日期:2012年04月16日> 总第917期 > 16 > 新闻内容
心梗一得就晚了
健康时报记者 刘永晓
发布时间:2012年04月16日  查看次数:  

  相关阅读:4月6日,在中华预防医学会倡议下成立了跨学科的“心脑血管疾病预防——抗栓专家协作组”。“活力中国”培训项目将促进心脑血管病一级预防理念在临床医生和普通大众中的推广。

  前不防,后不管,心梗一得就是晚。

  这句话是著名心血管病专家胡大一教授对我国心血管疾病现状的概括,“这个晚字很关键,第一个意思是晚期的心脏病,另一个意思是太晚了,不好治了。我们的一级预防基本不到位,而康复的二级预防基本不存在。”

  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候任主任委员霍勇介绍说,“血栓是心血管病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所以预防血栓尤其重要。”

  2011年9月美国卫生与公共服务部开展的“百万心脏”计划中一个重要的目标就是向公众普及预防血栓的ABCS原则。

  (Aspirin)   合理使用阿司匹林

  人体凝血机制失衡,就会导致血栓产生甚至顺血流移动,导致心梗、脑卒中等。而阿司匹林一直是心脑血管预防领域不可缺少的药物。阿司匹林是目前唯一被指南推荐并广泛用于心脑血管疾病一级预防的抗血小板药物,但对有消化道、脑出血病史者则不宜服用,大多数人群要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Blood Pressure)   血压要达标

  脑卒中和急性冠心病的死亡率极高,即使治疗及时也往往会留下一些后遗症。而高血压是其发病的重要因素。在急性心梗和脑卒中患者中,大部分有高血压病史。所以稳定血压是有效预防血栓的方式之一。

  (Cholesterol)   血脂管理防中风

  当血液中胆固醇增高时,容易形成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一旦脱落随血液进入心脑血管,极易引发心梗和卒中。研究证明,长期调脂治疗不仅能治疗脑梗塞,还能预防脑梗塞,长期控制血脂能明显减低中风的发生率。

  (Smoking)   保护血管须戒烟

  吸烟是动脉粥样硬化血栓性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吸烟是男性心梗的第二位危险因素,在女性中为第九位。而戒烟则是减少动脉粥样硬化血栓性疾病强有力的干预措施,冠心病患者戒烟后的死亡风险下降36%。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