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做妈妈,是每个女人的权利。然而,如果不幸患上癌症、乙肝、艾滋等,就像进入雷区,战战兢兢,不敢怀孕。其实,通过一些治疗方法,可以把雷“扫掉”,夺回做妈妈的权利。
艾滋妈:别母乳喂养
健康时报特约记者 刘 慧
受访专家:孙丽君,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感染中心皮肤性病主任医师。
艾滋病的传播中有很重要的一条是母婴传播,其实只要及时干预,母婴传播这个“恶魔”也可被扼杀在摇篮里。研究表明,实施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措施,成功率高达95%以上。
专家建议:只要是女性阳性患者,都要给予抗病毒治疗:即孕期、产时、产后孕妇用药,抗病毒药物一般是3种组合,具体情况需咨询医生。
孩子出生后,建议不要母乳喂养,因为,感染了艾滋病病毒的母亲,其母乳中可检测到HIV病毒。如长期以母乳喂养,可增加传播几率。人工喂养的食品可以选择配方奶粉、新鲜牛奶,在适当时机可添加辅食。
另外,新生儿出生后还要服用抗病毒药物4~6周。新生儿出生后42天、3个月做早期诊断,12个月、18个月做抗体检测等。
癌妈妈:产后做锥切
健康时报记者 李桂兰
门诊见到准妈妈时,她已怀孕二十周。她是在第一次做孕检时,发现子宫颈上皮存在高风险癌前病变。如能尽早手术,施以锥切可防止癌变进一步发展,但宝宝很可能就保不住了。
专家建议:像这种怀孕了还被查出子宫颈癌前病变的情况,一般会选择流产后施子宫颈锥形切除术(简称锥切)。但如果觉得宝宝得来不易,想保住,一般建议在孩子足月后行剖腹产。等到大人身体恢复得差不多时,再行锥切术。当然,母亲在孕期一定要定期做好检查,视具体情况而定。
乙肝妈:孕晚期阻断
健康时报记者 李桂兰
受访专家:孟庆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肝病科主任医师。
有些女性,是乙肝病毒携带者,可肝功能一直很正常,也没什么症状,就没当回事。有的人,甚至压根就不知道自己曾感染过乙肝病毒,直到怀孕检查时才发现,于是便慌了神。
专家建议:本身有乙肝病毒的妈妈,在孕期或生产过程中都可能将病毒传给孩子。建议婚前主动做婚检,检查乙肝两对半,看自己是否是乙肝病毒携带者。如果没有抗体,可通过注射乙肝疫苗获得抗体。
母亲病毒载量(每毫升血液里病毒的数量)高的,新生儿感染乙肝病毒的风险相对要高。建议在孕晚期,即第7、8、9月时,接受降低病毒载量的治疗,例如核苷类抗病毒药物中的B级药,这时,阻断乙肝宫内感染的效果会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