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
返回首页
发刊日期:2012年04月02日> 总第914期 > 23 > 新闻内容
服抗栓药留意口眼
健康时报实习记者 田 茹
发布时间:2012年04月02日  查看次数:  

  新闻背景:近日,第十届中国介入心脏病学大会在北京举行,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候任主任委员霍勇教授表示,2011年中国有近百万新增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发病率和死亡率还不断在上升。

  受访专家:

  霍勇,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候任主任委员。

  钱菊英,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心内科副主任医师。

  汪芳,卫生部北京医院心内科主任医师。

  “2010年《中国心血管病报告》指出,我国每年有300万人死于心血管疾病,其中有一半可归因于ACS(急性冠脉综合征)”。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候任主任委员霍勇教授指出,ACS就像一颗不定时炸弹,发病后24小时死亡率约为33%,大多数死亡发生在发病后一小时之内。

  冠心病有两种,一种是血管内斑块处于稳定状态,这种情况是“痛而不死”,一种是斑块处于不稳定状态,这种情况是“死而不痛”,ACS是不稳定斑块导致的疾病。手破了会结痂,动脉硬化斑块破裂也会结“痂”,这就是可怕的血栓,血栓会导致血管堵塞。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钱菊英教授表示,ACS需要综合治疗,除了介入治疗,还要进行抗栓、抗缺血治疗。卫生部北京医院心内科主任医师汪芳指出,ACS治疗要从抗栓出发,血栓形成中血小板激活起很大作用,所以抗血小板治疗又是重中之重。

  由于对药物的敏感性不同,服药过程中患者要注意自己的口和眼。汪芳指出,抗血小板药物如果作用过强,容易导致口腔黏膜出血,或眼睑充血,甚至出现小便出血,服药过程中一旦发现这种情况,要及时调控药物,或减小剂量,或在医生指导下更换其他药物。

  相关阅读:ACS发病前有些征兆,如总是胸口发紧,走几步就气短,胸口有压榨、紧缩、或向四周发射感,15~30分钟还不能缓解。一旦有这些征兆要及时就诊,否则斑块随时可能破裂危及生命。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