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诊故事:龙年春节对朱女士来说完全没有一丝的喜悦气氛。让她没想到的是,一个不起眼的甲沟炎居然在短时间内迅速发展为整个右手溃烂流脓。
原来,常年患有糖尿病的朱女士竟患上了“糖尿病手”。春节前,朱女士发现自己中指得了甲沟炎,但没放在心上,加之血糖控制的不是很理想,短短一个月的时间,竟发展为“糖尿病手”。
面对沉重的家庭负担朱女士每日以泪洗面,最终只得忍痛截去了一部分已经坏死的中指。
专家解读:事实上,类似朱女士这样的慢性创面患者还有很多,例如外伤长期不愈、烫伤的老伤、血管疾病如大隐静脉曲张、硬皮病、癌症放射治疗伤口长期不愈等等。
慢性创面往往是诱因,而根本原因还是血糖没能得到很好的控制,加之这些患者常常因就医不便而耽误了病情,甚至久拖不治,最终不得不选择截肢,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因此对于老年患者而言,必须特别留意伤口,切不可大意。
解决措施: 慢性创面修复涉及多个学科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创面修复专科本身就是一个由多学科交叉而形成的新兴专科,对朱女士这类患者的治疗关键在于局部感染的控制,避免以往不恰当的全身用药,同时用负压抽去脓液和坏死组织,尽可能保留具有恢复生机的组织,创造有利于组织生长的局部环境。
此外,对于病程较长的老年糖尿病患者来说,他们的皮肤组织由于长期的高血糖往往已经变得很薄,因此对取自体皮肤进行移植的手术要求较高。
门诊故事:老王是位退休干部,患糖尿病多年,自认为血糖控制得很好。去年开始感觉脚冷、下肢无力。到医院检查发现下肢血管严重狭窄,踝——肱动脉压比值为0.3~0.4(正常值应该大于0.9,小于0.9意味着下肢动脉狭窄,小于0.4为严重狭窄),医生建议进行下肢血管造影和血管介入治疗。老王以要回家过春节为由拒绝了。
3个月后老王出现脚疼,甚至夜间被痛醒,右侧足底和3个脚趾也开始发黑。再次住院被诊断为糖尿病足病、下肢血管闭塞、足坏疽,不得已而截肢。
专家解读:糖尿病足是目前世界上非外伤截肢的主要原因。大部分糖尿病足患者经过严格控制血糖、稳定血压和纠正血脂异常并及时进行手术可使溃疡愈合,清除坏死组织和足趾使健康的组织得以生长,足底基本外观得以保留。
在治疗中,健康的心理很重要。在健康的心理状态下,病人的免疫系统修复、抗感染的能力提高,组织自我修复能力加强,心脏、肾脏等功能趋于稳定,生活质量提升。
解决措施:糖尿病患者合并下肢血管病变非常常见。患者会出现下肢冷,皮肤温度低,行走后下肢疼痛。严重者夜间疼痛,足趾暗红甚至变黑(坏疽)。
在早期及时进行下肢血管介入治疗,如球囊扩张或者支架都是疗效较好的治疗方法,有些病人还可能需要血管搭桥治疗。
高血糖、高血压、高血脂和吸烟是下肢动脉闭塞症重要的危险因素。在血管介入、手术治疗后,尤其是截肢治疗后必须要戒烟,以避免截肢的悲剧再次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