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血糖是糖尿病治疗中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此外,低血糖还是个“夜猫子”,频繁在夜间“作案”。那么该如何预防呢?
勤监测
睡前血糖和凌晨1~3时血糖是发现夜间低血糖的关键。因此要重点监测,尤其是睡前血糖,最好不要低于5 mmol/l。此外,有些夜间低血糖患者没有典型表现,患者常自诉噩梦或晨起头痛、乏力等,也应按低血糖给予及时治疗。
转观念
部分患者认为血糖控制越低越好,这是认识误区。控制血糖关键是对血糖总体水平的控制,对血糖波动的控制。对于老年人血糖标准可适当放宽,空腹7.0~8.0mmol/l,餐后两小时血糖11.1mmol/l。
调饮食
三餐的分配可根据患者的饮食习惯,早餐占1/5,午、晚餐各占2/5,对胰岛素或口服降糖药者,要确保进餐时间,在药物作用最强时还可以加餐。夜间低血糖患者除调药外,可在睡前选用3~5块饼干、一杯酸奶或低脂牛奶等可缓慢吸收的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