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访专家:赵进喜,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肾病内分泌科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
擅长治疗:肾炎、肾衰、尿毒症,糖尿病及其并发症,内分泌病,风湿病,疑难杂病。
门诊时间:周二上午、周三上午、周四下午(特需门诊)。
患病率超过10%,知晓率却不足10%。
在2012年世界肾脏日当天,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主任医师赵进喜教授解读了中国慢性肾病的上述“双十困境”。
随着高血压和糖尿病等慢病高发,慢性肾病发病率明显升高(详见健康时报3月12日期2版《慢病高发肾最受伤》)。
中医治疗全程介入 和中医治疗很多疾病只是辅助不同,赵教授认为,在慢性肾病的全程都应介入中医疗法。
“中医药治疗肾病,优势在于能保护肾功能、减毒增效,即便发展到需要做透析、肾移植环节,中医药也能发挥其减轻透析反应和防止肾移植排异的作用。”赵教授称,该院主持的国家“十五”科技攻关糖尿病肾病项目研究发现,采用中医全程干预治疗,疗效明显优于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受体拮抗剂(一种广泛应用的高血压和心肾治疗药物)。
以上优势也很受西医认可。赵教授称,在不少综合医院,肾病的中药处方量也是很大的。建议慢性肾病患者,从发病之初就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强强联手。
体检要查尿和肾 肾脏健不健康,体检最先知道。赵教授称,每年体检,除了做尿常规,最好查肾脏B超。因为有时候尿检可能没问题,但肾脏B超却发现了梗阻、结石、畸形等。两项检查相结合,能最大限度减少漏诊,尽早发现慢性肾病。
平时若发现小便颜色偏红或小便有泡沫、夜间小便增多,或眼睑肿、下肢肿等症状,也应尽早到医院筛查。
相关链接:由中华中医药学会、河南省中医管理局主办,河南省鹤壁市朝歌肾病专科(集团)医院等承办的“全国第三届中医中西医结合肾脏病临床进展学术研讨会暨县级以上中医院中医特色病症管理培训班”新闻通报会近日在北京三艾堂国医馆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