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
返回首页
发刊日期:2012年03月15日> 总第909期 > 06 > 新闻内容
春捂记住两句话
健康时报特约记者 徐尤佳
发布时间:2012年03月15日  查看次数:  

  编者按:俗话说“春捂秋冻”,可春捂不是多穿点衣服那么简单。弄不好,可能会捂的不够或者捂过了。捂哪儿、晾哪儿?捂多少?捂多久?这都是您该注意的事儿。

         打底裤太薄,冻坏梨状肌

  潮人穿衣“下厚上薄”

  案例:23岁的小敏有双美腿,夏天热裤,冬天打底裤。可最近她老觉得腿不对劲,臀部有根筋总是扯着疼,连带着腰和大腿根都不舒服。开始以为是走路多了,后来竟发展成走不了路了。

  杭州市中医院推拿科罗华送主任:小敏的腰腿疼应是长期冰冷刺激,致双侧臀部梨状肌受寒发炎,进而使梨状肌下面的坐骨神经受压挤引起的。

  梨状肌是臀部深层的一块薄片状肌肉,作用是协助双腿活动。发生急性或慢性损伤,或由于炎症反应、肌肉痉挛等,就会产生放射性坐骨神经痛。

  梨状肌受损,主要表现为一侧臀部或腰臀部的疼痛,疼痛甚至会放射到大腿后侧、小腿后外侧。而且上楼梯时感到更严重。如果出现症状,应尽早就医,拖久了可能会出现局部肌肉萎缩。

  罗主任说,年轻人往往“爱俏”,不注意春捂。即使穿的少,也要把握一个原则,就是 “下厚上薄”,捂的重点在于背、腹、足底。

  背部保暖可预防寒气损伤“阳脉之海”——督脉,减少感冒几率;腹部保暖有助于预防消化不良和寒性腹泻。脚下神经末梢丰富、敏感,足部保暖才能使身体真正地暖和起来。

           里外三层,捂出痱子

  宝宝护好“前心后背”

  案例:田田上幼儿园小班,常感冒发烧,体质弱,家人很小心。虽已入春,天气依旧寒冷,田田妈认为,给孩子一定要捂好,穿的很厚。昨天放学后,田田一直哭闹说身上痒,家人一看,背上一层密密麻麻小疹子。抱到医院皮肤科一看,原来是穿得太多,捂出痱子来了。

  杭州市中医院皮肤科陶承军主任:这样捂坏的孩子往往是小年龄段的宝宝或婴儿,最近天气持续低温,不少家长担心会着凉,于是把幼儿里三层外三层地包裹着,常把宝宝裹出汗,捂出痱子和其他皮肤问题。

  其实,当人体的四肢暖和时,身子也就是暖和的。因此,只要摸摸孩子的手脚是暖和的,就可以了。最重要的是,护住孩子的前心后背,因此最好给孩子做个“贴心”的小棉坎肩儿,护心护背,既不会捂过了,孩子穿着也灵活。

  另外,孩子春捂捂多少、捂多久,也要看个人的体质。一般来说,宝宝体质好,可以穿少些;如果宝宝体质弱,就算穿得再多,有的还是会生病。因此,让宝宝多运动,提高身体的抵抗力,才是王道。

  相关阅读:

  孩子穿衣  记个公式

  较厚的羽绒服为9℃,薄羽绒服为6℃,稍厚些的弹力絮棉衣为5℃,厚羊毛衫为4℃,棉背心4℃,薄外套是3℃,厚棉毛衫2℃,薄棉毛衫1℃。给小朋友穿衣服,尽量层数多些,好加减。控制在26℃为宜,比如今天出门时为22℃,一件短袖体恤加一件薄外套即可:22+1+3=26。

  据健康时报“声音”2012-09-26 02版

  春天保暖  记5个数

  最高温度和最低温度之差大于等于8℃时,早晚就要增加衣物;温度低于15℃时,要注意多穿衣;气温达到15℃后,还要再捂个7天,小孩子要捂14天;冷空气到来之前的24~48小时就要开始捂;头、肺、足,这3个部位是重点。

  据健康时报《春捂记住5个数》2012-03-05 19版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