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
返回首页
发刊日期:2012年03月08日> 总第907期 > 22 > 新闻内容
每天陪孩子吃20分钟饭
《今天,你陪孩子吃饭了吗?》 韩国sbs电视台 漓江出版社 《脸要穷养,身要娇养》 佟彤 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发布时间:2012年03月08日  查看次数:  
  每天陪孩子吃20分钟饭   编者按:古话说“食不言,寝不语”,但在现在的教育理念面前,这句话或者要改写了。据哈佛大学语言教育专家迪安·E·比尔斯教授的研究说明,经常在餐桌上参与会话的孩子们语言能力会更优秀,也会更容易成功。每天陪孩子在吃饭的时候多说说话吧。餐桌教育是哈佛大学教授们眼中最好的早期教育。   20分钟培养注意力   餐桌教育的最大优点就是使父母教育孩子的紧迫感无形中变得轻松。在家庭就餐时孩子和大人的交流比较容易。   在美国进行的研究显示,每个家庭在餐桌上的对话时间是2~45分钟,时间上有很大的差异,但是平均时间差不多是20分钟左右。这20分钟正好就是3岁的小孩把精力集中在一个对象(或是一件事)上可持续的时间。当孩子被某件事吸引后,会产生很强的集中力;3岁孩子在对餐桌对话感兴趣的20分钟内,精力会非常集中。   这和父母给孩子读书(孩子感兴趣的书)的时间也类似。虽然这样孩子也会集中精力,但是这时是父母在单方面地运用词汇,而吃饭的时候孩子们和父母交流的机会自然多得多;给孩子读书时孩子偶尔还会溜号,而餐桌上的相互交流则可很有效地吸引孩子的注意力。   短短的20分钟时间里孩子们通过对话提高了注意力。习惯了在20分钟内集中精力的孩子在之后会逐渐提高自己集中精力的时间。家庭就餐更能培养孩子的注意力。   按年龄进行不同教育   孩子的大脑发育中根据年龄不同所需的要素是在家庭就餐间自然而然产生的。一定要从餐桌教育上的“应该怎么做才好”的想法中解放出来,父母放宽心和孩子享受就餐的快乐时,它就实现了最大价值。   1~2岁(0~24个月):最需要的是餐桌上的关心。从18个月开始孩子会有惊人的变化。这一时期孩子的大脑能够理解别人说的话,拥有选择适当语言的功能的威尔尼克区也将活跃起来。以此为基础,孩子的词汇量会激增。家庭中每个成员如能在餐桌上与孩子用眼神交流、多关心孩子、多与孩子交流的话,孩子的语言能力会有所提高。   3~6岁(25~72个月):从准备饭菜开始让孩子参与。这时真正的餐桌教育就开始(最晚是36个月)了。这个年龄段不仅是提高口语能力,也是提高在学校的学习能力及终身受用的书面语理解能力的重要时期。在听了家人之间的谈话、在父母的督促鼓励下,孩子们学会有条理的说话方式,这样对以后的学习很有帮助。   小学生:在餐桌上教授关怀。想帮助小学低年级孩子大脑发育就需要教会他们怎样去关怀别人:和别人建立联系,遇到问题就通过合理的方式来解决,感受到了同情心和关心时能发自内心地去关怀别人……把孩子培养成能够结交真心朋友的、内心温暖的人是十分重要的。   《今天,你陪孩子吃饭了吗?》 韩国sbs电视台 漓江出版社   补虚就得吃黄   《黄帝内经》对食物的评价是把粮食排在第一的,所谓“五谷为养”。而五谷中,小米是黄色的,入脾经,放在第一位也是强调脾胃的重要,脾胃不好以及由于脾胃不好而气血不足的人,应该长期吃小米。   小米营养丰富,最消耗土地。种过小米的人都知道,小米产量小,很消耗土地,种几年就能使肥沃的土地变得贫瘠,可见小米对土壤中营养“掠夺”得多彻底,它占据的营养有多丰富!这也是为什么小米一直是中国人补虚时的首选,因为它最大程度地吸收了土壤里的精华。   小米是黄色的,枣肉也是黄色的,都入脾经。如果脾气虚,首先是无法吸收,其次是无法将本来就吸收得不多的营养输送出去。所以,脾气虚的人重的要通过中药健脾调理,轻的则可以在日常生活中,以红枣小米粥为主食,补益脾气。   《脸要穷养,身要娇养》 佟彤 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