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韩寒与方舟子关于“韩寒文章是否有人代笔”引发的“战争”在网络上正如火如荼地上演着,又引起了人们对韩寒的关注。其实韩寒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一直被人们关注着。高中休学,成为知名作家、赛车手。八年时间,韩寒已经完成了他的许多同龄人也许一辈子都完不成的事情。而他的父亲,是这样教育韩寒的。
从没考过“双百”
很多人都认为韩寒是个叛逆的孩子,但其实他小学时候还挺受老师喜欢。
韩寒思维活跃,“知识面”相对较广,所以当时班级里逢上公开课,他常常成为被老师叫起来发言的重点对象。应该说,韩寒的天资并不笨,但他的分数一直没能跻身班级最好的行列,只是中间偏上一点,从没得过让许多家长引以为自豪的数学、语文“双百”分。问问他,都说会做,包括做错的,也说会。当时我想,只要懂就行,在分数方面也就没有对他有很高的要求。
我们也不限制他看电视。韩寒小时候非常喜欢看《唐老鸭和米老鼠》和《成长的烦恼》。当然,我们也挺喜欢这两部片子,我们常常是一起看得乐不可支。《成长的烦恼》,我们还录下了好几集,电视剧播完以后韩寒经常拿出来放上几集。就像后来他喜欢看钱钟书的《围城》,家里的那本《围城》被他翻得破旧不堪。小学的时候,韩寒经常“创作”一些笑话,并在《故事会》和《故事大王》上发表过几则小幽默和笑话。这可能与平时一些课外书籍和电视等文化的熏陶有一定的关系。
鼓励他跟我对“骂”
韩寒小时候,对他未来能具体做些什么,我们心里一点儿都没底,但我们一直想对他培养一种“精神”,就是心理承受能力。在和一些朋友的接触中,每当我看到一些孩子一点都不能批评,一句话都说不得,脾气很大很大时,我就觉得很不习惯,我就想,我不能让韩寒那样。
因为我觉得,在孩子长大成人的过程中,在以后的人生道路上,会遇到许许多多的挫折和不如意,如果一听到不同意见就受不了,一点都骂不起,批评不得;被骂了后,被批评了后,一句嘴都不会顶,一点都不敢据理力争,只会在心里生闷气,那么你的生活就会变得非常艰难,以后到社会上就会适应不了。我们不反对,甚至常常鼓励韩寒和我们对争对“骂”,希望他能勇于替自己说话。
韩寒在我们的“教育”和“培养”下,终于坚强起来了。他能坦然地面对一切批评和一切荣誉,心理承受能力很强。我们也常常被韩寒反诘或争论得无话可说。无话可说,是因为他说得有理,让我们耍不出家长的“威风”。
第一次出远门
韩寒高中退学后,很多人都担忧他以后的路怎么走。但他跟没事人一样,睡觉、打球、看书、看电视,好好地休息几天后,韩寒背上行囊第一次一个人出远门,独自踏上了去北京的14次特快列车。
韩寒作出一个人出远门的决定后,我们一开始是试图劝说他取消计划。因为他毕竟还年轻,没有出远门的经验,我们总不太放心。但是,他坚决要出去走走。
既然这样,我们又希望他直接到山西,先找到那位作协主席,然后请他帮助安排。到采访的地方去时,最好请当地的有关部门陪同一下,以方便工作。因为据说那个地方连汽车都不大通的。他说,他要先到北京作家出版社办些事情,看看设计的封面什么的,然后再去山西。没办法,他有他自己的打算,只能随他去了。孩子大了,总不可能永远留在父母身边,总要出去的。要出去,就总会有第一次。18岁第一次出去我们担心,28岁第一次出去我们也会不放心。经验是靠摸索、靠积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