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韩国FCB Twelve公司2011年3月11日提的问题,直到11月30日才得到答复。而11500余条咨询答复中,绝大多数回复时间间隔都长达一个月左右。
糙:多数咨询提供了某种药品的批号和厂家,求证该产品的真假,本来国家药监局数据库里查证即可给出真假回复的,工作人员的回复却是“出现不适及时就医”。
惑:一个月内提问数量一般也就百余条,工作人员的解释是“每天信息量过大”,但一些5分钟就可以回复的问题,却一个月后回复令人困惑。
2011年3月11日问:你好!我们是韩国FCB Twelve公司……想咨询:中国的脊髓损伤患者来韩国接收登陆作为我司的临床患者,需要得到中国SFDA的许可吗?或者需要申告吗?有没有关于这方面的制度(行政许可或者行政申请或者行政允许许可等)呢?
2011年11月30日答:目前尚无该方面的法规制度。
从提交问题到收到回复,历经8个月!
这件事发生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官方网站的“公众留言”栏里。
回复周期大多超过一个月
记者浏览了国家药监局网站“公众留言”栏里的留言回复信息,自2007年10月开通以来,各类留言达11500余条,但仔细查看这些留言信息会发现,回复时间大多较长,甚至比邮局信件还慢。
记者对近期回复记录逐一查看,发现平均回复间隔时间至少为一个月。
其中回复时间较短的是一位网名为“夏”的湖北咨询者,他在2011年11月18日提交该问题:“我服用了北京济美成医药技术有限公司的满溢牌参金虫草胶囊感觉鼻塞胸闷,查了后不知道它是否是真保健品?”国家药监局工作人员12月2日回复了各类保健食品的辨认方法和网上核查办法。
绝大多数的咨询就要等很久了。从回复的时间来看,以2011年12月份的回复为例,国家药监局在2011年12月1日、12月2日、12月5日、12月26日以及12月28日,不定期地集中回复了一批提问,而这些提问的时间则主要分布在2011年的11月、10月、9月以至8月。
这其中等得最久的就要数来自湖南的“蓬累而行”了,从2011年8月15日提问到2011年12月26日得到回复,等了四个多月。
这是最久的吗?只要稍往前看,这个纪录就被轻松打破。网名为“Lian.Jin”的北京咨询者在2011年3月11日提问,而等来国家药监局的回复时,已经是2011年11月30日了(见上图),足足八个多月。
大多回复不够直接明了
除了回复时间普遍较长外,很多答复不能令人满意,甚至让人不明就里。
一位网名为“藤黄透骨贴”的内蒙咨询者提问:“我买了两盒藤黄透骨贴,药监械(准)2009第1260012号,生产企业天津丽尔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但是在国家药监局网站上查不出药品,连企业名称也查不到,这种药品是不是假药。贴上后感觉皮肤发热像针扎似的,让人受不了。”
国家药监局给予的回复是:“出现不适应及时就医!以免受伤。”人家问的是药的真假,作为药品监管的最高权威机构,愣是没能给出一个“是”或“否”的确切答复,而是让患者赶紧就医。
第11486位一新疆咨询者“123”在2011年11月25日问:“GMP达标的药品保健品企业生产的食品是否需要再去办理QS认证?”国家药监局2011年12月28日给予的回复是“您好,非我局职能,请咨询相关职能部门。”这个回复咨询者知道了此事不该药监局管,但具体该找哪个部门,不得而知。既然不是药监局职能范围之内的事,应该是立刻可以回复,不知为何也要等上一个月。
当然,也有部分的回复较为详实。比如一位来自黑龙江,网名为“qiaoshanyu”的咨询者问医学文秘专业是否可以考执业药师,尽管回复间隔了两个半月,但国家药监局这次给出了相关规定的摘录,并做出了简要解答。
回复慢因查证需花时间
国家药监局网上留言回复慢,回答不够直接明了已经不是最近才开始的事情,一些咨询者对此早有抱怨。
在国家药监局网站“公众留言”栏目中搜索发现,早在2009年11月19日,就有一位网名“WL”的安徽咨询者提出:“为什么我的留言没有回复?我等了很长时间了。” 对此,国家药监局在2009年11月20日回复道:“您好!您的留言我们正在处理中,由于每天信息量过大,请您耐心等待……”这次回答竟然只用了一天。
其实按国家药监局网上公布的提问与回复来看,简单地数一数就能发现,该网站一个月内的提问最多也就百余条,实难称得上信息量过大。那么是不是还存在其他的原因呢?
记者拨通了国家药监局信访办电话,一位男性工作人员接听了电话。记者称自己手中有一盒某品牌保健品,想查证是否属假冒产品,已在该局官网“公众留言”中留言,为何一直未回复。
该工作人员表示,公众咨询的假冒伪劣保健食品有很多种,往往需要时间调查,因此回复就会比较慢。
但从留言记录来看,有些提问已经明确地提供了药品名称和批准文号,是真是假,在国家药监局的药品、保健食品等信息数据库里搜索查证一下应该花不了5分钟时间,可是这样的“调查”仍然也用了一个多月。
编辑手记:
好事要做好
咨询个问题,等了8个月!
别说现在的MSN、QQ等即时通讯工具,连现在快递、邮局普通信件也比这要快多少倍。
国家药监局开通网上公众留言解答系统,本是借助网络的快捷服务于民,也是响应2011年8月2日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深化政务公开加强政务服务的意见》“重视和加强政府网站建设,完善门户网站功能,扩大网上办事范围,及时充实和更新信息发布内容”的精神。
从出发点看,其积极意义令人称赞,而且单就网站建设和数据资源来看,国家药监局在政务信息化上实际走在了众多部门的前列,且不说海量的药品、保健品、化妆品资料全部能通过批准文号在其网上轻松查到,极大地方便了公众的信息需求。而且自2007年10月份开始,所有的留言和回复均公开展示,至截稿时总计已有11500余条记录,仅这一项多数部门尚难企及。
不过,既然做起来了,为何不能把事情做得更好呢?如果一个提问要用几个月才给予回复,那么对于提问者来说,意义又有多大?好不容易等来回复,结果是一些模棱两可的话,不禁让人心存埋怨。
或许国家药监局网站有很多的难处,但是只要想做好,办法总比困难多。对工作人员进行认真培训,严格咨询回复时间,并对咨询回复内容进行满意度测评……相信这些措施一定会有成效。
药品和医疗器械都是特殊商品,是关乎公众身体健康甚至生命安全的事,如此漫长的等待,很可能会耽误患者的治疗。长期以来,部门威信就这样一点点被消耗殆尽了。
小事不小,好事办好。新春已经来临,也希望国家药监局网站也面貌一新,让我们共同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