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试点病房的肾移植科护理单元,在“专业与基础并重、服务与技术齐驱”理念的指引下,不断实践并完善“医护配合治护一体化”的全新护理模式,倡导“病人包实、责任到人”的护理服务理念,赢得了患者的广泛赞誉,成为西安交大一附院护理服务品牌中的“标杆”。
突破传统 精心打造护理新模式
肾移植手术成功仅仅是迈出了治疗的第一步,手术后患者的护理、随访和指导更是保证治疗能否最终获得成功的重要因素。 在大量调查和论证基础上并进行试运行后,2003年肾移植科创新性地正式提出了“医护配合治护一体化”的护理新模式,即由三线、二线、一线组成的医生系列和二级责任护士、一级责任护士、助理护士组成的护士系列共同构成一个“医护一体化”的治疗护理小组。根据护士能力与岗位技术难度、岗位风险将责任护士分为两级,采取个人述职与集体投票的方法竞聘上岗。
患者整个住院期间的一切治护活动和出院后的随访与指导均固定由同一组医护人员负责,如果再次住院将仍由该组人员负责,真正做到了“包病人到人”、“包病人包实”、“8小时在班,24小时负责”,大大缩短了医护患之间的距离,保证了彼此的沟通与交流畅通,不仅有利于术后恢复,更有利于医护及时了解病人出院后的状况,给予健康指导,从而极大地提高术后生活质量与生存率,保证了治疗效果。
“医护”搭配 更优化的协作与互补
“医护配合治护一体化”模式的实行,首先在医护之间搭起了一座高效而快速的沟通与协作桥梁。新的模式将医生和护士整合为一个有机的整体,护士与医生对应管理一组病人,共同进行查房、讨论,参与制定治疗方案,医生会针对患者个体化的病情特点为护士进行专业讲解,护士就自己不理解或有异议的地方向医生提出,从而极大地提高护士的业务水平,明确了治疗的目的、意义,同时护士将病人详实的临床资料及时提供给医生,让护士成为了医生的“眼睛”,及时地为其提供患者病情变化、治疗效果、身心状态等各方面准确的资料,有效提高了医生对患者疾病的准确判断和诊治效果。
“医护配合治护一体化”新模式的实行不仅使医护搭配更优化,也为肾移植科临床医疗安全扎下了一道坚实的篱笆。多少次,当护士发现病人尿量突然减少、伤口引流量突然增多、生命体征出现变化、出入量不平衡时,总是能在第一时间采取措施并报告医生,为病人赢得治疗与抢救时机,医生常常会非常感动地说:“多亏了你们及时发现,确保了病人的安全,使医生的处理变得简单”。
“护患”牵手 更明晰的职责与服务
护理模式的革新不仅最大限度地发挥了集体的力量,而且使护士之间“责任更加明确,层层负责”,每位护士为让自己负责的患者得到最佳的护理都竭其所能;护理模式的革新实现了无须家属陪护,完全解放了病人家属的日常生活,家属“伺候”病人改为“探视”病人。
“医护配合治护一体化”新护理模式的实施给肾移植科的护理工作带来了勃勃生机,也造就了一支更为敬业、专业的护理团队。在这里,医护、护患关系和谐,患者满意度一直高达98%,表扬信、锦旗纷至沓来。未来她们还将继续战斗在西安交大一附院这一片“沃土”上,用心、用爱继续演奏出动人的健康旋律!为广大患者提供更为安全、优质、高效的护理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