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
返回首页
发刊日期:2011年12月26日> 总第888期 > 01 > 新闻内容
控好慢病多活六七年
健康时报记者 黄小芳
发布时间:2011年12月26日  查看次数:  

  新闻背景:医学生不仅要学习怎么治病,更应该学会怎么防病,北京协和医学院率先开展医学生公共卫生起步课程。近日,课程举办第八期“关注心血管病”,来自全国7所医学院校的300名学生齐聚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和心血管专家一起谈“心”。

  受访专家

  孔灵芝:卫生部疾病预防控制局副局长。

  顾东风: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副院长,教授。

  杨跃进: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副院长,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青年委员。

  刘玄重:卫生部特聘健康教育专家,北京天坛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医师。

  中国是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第一大国,每10秒钟就会有1人死于该病。而“控制好这些病,人均寿命能延长6~7年。”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副院长顾东风在本次会议上肯定地说。“如果与高血压有关的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率降低50%,人群期望寿命即可延长3~4岁。”卫生部疾病预防控制局副局长孔灵芝补充道。

  起因

  双腿解放

  带来慢病高发

  人体的五脏六腑,甚至我们的脊椎原本适应于非洲的采猎生活的,而不适应一天8个小时的伏案工作,我们本来应该东跑西跑。“可是你看现在,我们改革开放仅仅才30年,中国人高强度的体力劳动一下子没有了,30年前大街上都是骑自行车的,30年后满大街跑的都是轿车。”卫生部特聘健康教育专家刘玄重在自己的第一张幻灯片上就和大家分享了这样一个出行工具变化的场景图。三层楼都不想爬,双腿倒是解放了,但身体不适应了。而不适应的结果就是惹病上身。

  恶果

  硬汉短命

  不做拼命三郎

  命是爹娘给的,寿是自己积累的!一顿饭吃得不科学,一两天活动量不够,问题都不大,久而久之呢?很多职场的精英,为了工作甘当拼命三郎,加班加点努力打拼,但是无形中,疾病就种下根了,最后病都爆发出来。再比如抽烟喝酒,总是身不由己。大家总说我得应酬,不然怎么体现个人价值?刘玄重建议,要放慢脚步去生活,年轻时的率性,常是晚年的折磨,这是必须付出的代价。

  自律

  不想戒烟

  别拿伟人说事

  有的人说,邓小平抽烟那么多年不也活到了90多岁。戒烟与否不重要。

  刘玄重告诫:不想戒烟别拿伟人说事!你看看那些嗜烟如命,因烟夺命的人。鲁迅嗜烟,55岁死于肺病。丘吉尔叼着雪茄烟,他是蘸着威士忌点着了抽的,一辈子抽了上万支,但最后死于缺血型脑卒中。斯大林死于脑出血,他是抽烟斗的。罗斯福抽纸烟,二战还没结束脑出血死掉。他们赢得了世界,却失去了健康。

  精彩语录:

  卫生部疾病预防控制局副局长孔灵芝:人均食盐摄入量降低15%(1.69克/人/日),将会避免845万人死于心脑血管病,所需成本为每人每年仅约0.6元。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副院长顾东风:心血管病把医院变成了农贸市场,早晚都没高峰和低峰。

  卫生部特聘健康教育专家刘玄重:天下疾病多,确实真不少,有些可以医,有些治不了,若是还能治,快把医生找。忧虑与恐惧,肯定死得早,长寿与短命,潇洒走一遭,无药可医时,别再添烦恼,阳光与空气,运动、心情好!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副院长杨跃进:心血管病人人都有,只有突发的病人才会死亡。人与动脉硬化共存,但死于血栓。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