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
返回首页
发刊日期:2011年12月22日> 总第887期 > 18 > 新闻内容
三问胰岛素
北京协和医院大内科 陈 罡
发布时间:2011年12月22日  查看次数:  

  相关阅读:针对近期有报道称“胰岛素被指致癌风险高”,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和内分泌学分会于近日发表声明:目前没有明确证据提示,甘精胰岛素的使用与肿瘤发生的风险增高相关。对此,国外专家也持相同观点,在迪拜召开的2011年国际糖尿病联盟年会上发布了使用甘精胰岛素不增加癌症风险。

  胰岛素的舆论风波虽结束,但不少糖尿病患者还在纠结“三W”的使用困惑——谁(Who)该使用?什么时候(When)使用?为什么(Why)使用?

  简单来说,胰岛素是一个51肽的小蛋白质。糖尿病患者注射使用的胰岛素,通常是人工合成的,但它和人体胰腺分泌的形态上所差无几,功能上也近乎一样。

  1型患者:补充“原料”

  1型糖尿病患者的胰腺几乎没有分泌胰岛素的能力,因此,无论他们如何进行饮食疗法和运动疗法,由于自身“原料”的缺乏,也不能实现血糖的良好控制,因此,他们必须使用、也非常适合注射胰岛素帮助治疗。

  同样的道理,因为胰腺疾病、胰腺手术等原因发生糖尿病的患者,也需要注射胰岛素来助他们一臂之力。

  2型患者:解开“病疙瘩”

  对2型糖尿病患者而言,在遇到以下复杂情况时也须使用胰岛素治疗。

  饮食疗法、运动疗法并且加用了口服降糖药后,血糖仍控制不满意;合并了严重并发症比如酮症酸中毒等;如果再不好好控制血糖,预计很快会出现并发症;因损伤、“应激”等原因造成一过性胰腺功能低下等等,注射胰岛素可以帮助患者很快解决血糖难题。

  特殊患者:“围魏救赵”

  围手术期(术前、中、后的一段时期),身体处于“应激”状态,产生一系列的代谢变化,对血糖有很大影响。

  因此,想确保患者平安、顺利地渡过手术关,必须使用胰岛素强化治疗的方案——将血糖尽快稳定在良好水平。

  另外,妊娠期的糖尿病最好使用胰岛素来控制血糖,防止口服降糖药对胎儿发育带来的影响。

  2型糖尿病患者注意:

  常与癌症“沾亲带故”

  健康时报特约记者 吴 志 罗金财

  今年全国糖尿病第十五届学术会议上提出,糖尿病患者中恶性肿瘤发病率远远高于普通人群。“尤其2型糖尿病罹患肝癌、胰腺癌的危险度较高。”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徐向进提醒说。

  先有糖尿病,后发现恶性肿瘤,可能与长期高血糖对正常器官的慢性刺激有关。

  恶性肿瘤与糖尿病诱发因素有诸多相关性,比如,胰岛素缺乏使肝细胞长期受到游离脂肪酸的毒性作用,导致肝细胞坏死和纤维化,可能是糖尿病患者发生肝癌的机制之一。

  总之,患者应在医生的指导下定期进行合适的癌症筛查。

  每年要筛查肾病

  上海交大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 倪兆慧

  在2011年国际糖尿病联盟年会上,一项强化血糖控制对肾脏终点影响的前瞻性临床试验数据受到了会场主席的质疑。

  尽管那个前瞻性的试验还有待证实,但糖尿病患者平时控制好血糖,还是可以预防和减少肾脏并发症的。

  为了早期发现和诊断糖尿病肾病,1型糖尿病患者在被确诊5年后、2型糖尿病患者一经确诊就要每年接受肾病筛查。

  筛查内容包括:尿常规、尿微量蛋白系列、随机尿尿白蛋白/肌酐比值、血肌酐等。

  患者在第一次查出蛋白尿后(每日尿蛋白量持续超过150mg),必须复查。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