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
返回首页
发刊日期:2011年12月12日> 总第884期 > 18 > 新闻内容
防控糖尿病从指标开始
健康时报综合
发布时间:2011年12月12日  查看次数:  

  近日,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主任委员纪立农当选为21届国际糖尿病联盟(IDF)副主席,标志着中国糖尿病界的地位在国际上有了突破性提高。

  尽管在刚结束的第十五届中国糖尿病学术会议上,纪立农教授报告的我国血糖监测研究结果表明,接受胰岛素治疗的2 型患者血糖控制水平仍不理想;IDF也在同期发布了2030年中国糖尿病人数将达1.3亿的消息。

  面对中国糖尿病防控的艰难现状,国内糖尿病专家纷纷把焦点集中在如何增加良好指标,降低不良指标上。

  “三高”人:

  指标达标率低

  纪立农教授(北大人民医院):以HbA1c控制目标7%来讲,我国糖尿病患者中血糖血脂血压同时达标者仅12%。若HbA1c控制目标降至6.5%,三项指标同时达标者不足4%。

  怎么办:达标有度

  李光伟教授(医科院阜外心血管病医院):血糖、血脂、血压指标达标是预防糖尿病并发症的重要手段。但同时我们不应忘记:低血糖本身也会增加心脑血管事件风险。因此,指标达标也别太较真,还是要有个度。

  并发症:

  威胁比重骤升

  胡仁明教授(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我国糖尿病患者9千万,以1/3合并肾损害计算,糖尿病肾病患者达3000万。如果50%糖尿病肾病患者发展至终末期肾病,10~15年后将新增尿毒症患者1500万。

  怎么办:接受教育

  郭晓蕙教授(北大第一医院):1998~2006年中国Diabcare调研分析显示,接受过教育的2型患者肾病降低37.63%,眼病降低18.38%、心梗降低9.98%。综合自《医师报》、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官方微博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