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
返回首页
发刊日期:2011年09月19日> 总第862期 > 19 > 新闻内容
苗医巧掐“蝴蝶”治肺病
 摘自9月12日《医药养生保健报》,杨晓娜/文
发布时间:2011年09月19日  查看次数:  

  掐蝴蝶疗法又称掐飞蛾,是苗族用于治疗肺病的一种简单实用的方法。

  通过掐特定的反应区来刺激经脉、调节血气,激发人体的免疫功能,以止咳平喘、清热宣肺而达到治病的目的。

  苗医认为,人体的前胸廓就像一只巨型的蝴蝶(飞蛾,如右图),两侧为翅膀,中间为身,上方锁骨中点为头,整个蝴蝶形均为取穴的范围。苗医把咳嗽、高热、气喘为主症的肺部疾病称为“飞蛾症”。发病期间,患者的胸部可呈现出红色、黄色、褐色或灰色等各种皮肤颜色改变,被称为蝴蝶斑。红、黄色的皮肤异常改变称为铜蝴蝶,褐色、灰色的称为铁蝴蝶。

  医学研究证明,内部脏腑疾病会在体表出现特定的反应区,当内脏有病时,与其相应的皮肤区域会出现异常。因此刺激体表一定的部位,就能治疗体内脏器的某些疾病。

  掐蝴蝶疗法适用于急性气管炎和慢性气管炎急性发作,操作时取两侧胸大肌及胸骨柄两旁,手屈握拳,拇指伸直,用拇指尖用力对蝴蝶斑处掐刺,以能忍受并有酸、胀、痛感为宜。如果找不到皮肤异常点,可在蝴蝶形内依次由上而下掐刺即可,每日1次,连续3天为一个疗程。每两个疗程中间间隔1~2天。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