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
返回首页
发刊日期:2011年08月18日> 总第853期 > 23 > 新闻内容
每五人中就有一个患心血管病
健康时报记者 沙 琼 实习记者 张 磊
发布时间:2011年08月18日  查看次数:  

  每5个成年人中就有一个心血管病患者。在日前举办的2011年中国心脏大会上,北京阜外心血管医院心内科主任医师、中国工程院院士高润霖指出,我国心血管病呈现井喷之势。

  “目前,我国包括冠心病、脑卒中、心力衰竭和高血压在内的心血管病人估计已达2.3亿,其中高血压患者达2亿。相比2002年的统计,截至2008年,6年激增4000万。每年有300万人死于心血管病,每天因心血管病死亡约8200人,约每分钟有6人死于该病。”高润霖说。

  大会发布了《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0》,报告中指出,国人体力活动明显不足、健康膳食问题明显、烟草防控形势严峻和不良生活方式以及人口老龄化都是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这使我国居民肥胖、糖尿病、高血脂和高血压等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均呈持续上升趋势。

  高润霖强调, 2011~2020年将是中国防慢病流行关键期,据目前的发病增速估计,如不采取有效预防措施,在未来10年,40岁以上心血管病、慢阻肺的患病率将会上升到目前患病人数的2~3倍。“降低心血管病的发病率,关键还在于改变不良生活方式、降低危险因素。”

  该心脏大会由中华医学会和国家心血管病中心主办。

 

  心血管病四大“最状”

 

  最隐秘的坏吃法

 

 

  味精和精糖

 

  众所周知,高盐饮食是血压升高的危险因素。有些人说盐要少吃了,那就加点味精吧,至少口感好。如果这样选择,请你手下留情!

  江苏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和食源性疾病预防专家史祖民等发表的一项研究显示,谷氨酸单钠盐(味精的主要成分)总摄入量与血压升高有关,尤其以女性和应用降压药物者为著。

  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阜外心血管医院心内科主任医师高润霖院士解释说,与食盐一样,味精中的主要成分谷氨酸钠中还有钠元素,而钠元素的摄入量则直接影响血压,因此,要像控制食盐摄入量一样,严格控制味精的食用量。

  北京市心肺血管疾病研究所流行病研究室研究员吴兆苏指出,现在中国人的生活方式远不同于30年前,饮食中的高糖、高盐、高脂越来越多。如果说高盐和高脂肪的摄入要靠老百姓自我控制饮食,那么精糖就是一个隐藏起来的杀手,无法防控。商人逐利和生产工艺的提高,将白糖和红糖中的其他成分剔除掉后,只剩下了精糖,因此,食物中的糖分含量比以往有了增加,糖尿病的患者数量也在上升,而糖尿病也是心血管疾病的诱因之一。

 

 

  最可怕的医疗数据

 

 

  30亿元、100亿元和180亿元

  据卫生部卫生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刘克军介绍,2008年,我国心血管疾病中的急性心肌梗死、颅内出血、脑梗死这三种疾病的住院总费用分别为23.38亿元、77.02亿元和121.2亿元,到2009年,这三个数字分别超过了30亿元、100亿元和180亿元。

  2004年至2009年期间,这三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的住院总费用每年平均分别以35.34%、26.32%和32.89%的速度增长,速度远超每年的全国GDP增速。刘克军解释,这些惊人的数据并不能完全反映三种疾病费用的真实水平,由于医院、政府等各方机构的数据尚不能做到全面覆盖,其真实的数据只会超过这些数据。这并非耸人听闻,而是想告诉大家心血管患者为了治病,给其家庭带来的潜在收入损失巨大。

  心血管疾病是可预防的,改变自己的生活饮食习惯,减少生病带来的经济负担,因为,不得病就是在赚钱。

 

 

  最具中国特色的病况

 

 

  东方人多是脑卒中,控血压是关键

  中外心血管病也有着很多区别。高润霖院士介绍说,东方人患脑卒中比冠心病多,而西方人则是冠心病比脑卒中多,原因主要是人种差别,与饮食、生活习惯等因素并没有直接关系。

  此外,高院士说,东方人脑卒中发病率高的主要病因是高血压造成的,而西方人由于胆固醇摄入量高,因而冠心病发病率较高。所以,对于我国而言,管控高血压是防治心血管疾病的关键。从西方的经验来看,在经过二三十年的管控后,西方的冠心病发病率已经实现了拐点,患病率在逐年下降,而我国由于处在社会经济发展的转型期,高血压的发病率正处在一个“井喷期”,因此,更应给予足够的重视。

 

 

  手术最多的地区

 

 

  北京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心脑血管医院是国家心血管新药临床试验研究中心,该院院长胡盛寿在讲述中国心脏外科的发展史中提到,2010年,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做心脏外科手术达到9384例,超过了美国著名Cleveland心脏中心一年的手术数量。尽管这主要是因为中国人口基数较大,但是也说明了中国心血管外科手术在技术上的进步。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