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访专家:侯凤琴,北大第一医院感染疾病科副主任医师。
擅长治疗:病毒性肝炎、肝硬化、药物性肝损害等。
门诊时间:周六上午。
每个家庭药箱中都少不了感冒药,比如泰诺林、白加黑、感康、快克等。
它们的主要成分对乙酰氨基酚,虽能有效缓解流涕、打喷嚏等不适,但却对肝脏构成很大的威胁,不当服用或是过量服用可致药物性肝损伤,甚至是急性肝衰竭。
临床中,因错用感冒药造成肝损伤的患者,并不少见,尤其是老年人身体条件本身就比较差,又总觉得多吃几片药能增疗效,结果为药物性肝损伤埋下隐患。
专家支招:不仅不能擅自加量,还不能把多种感冒药混着吃,因为混着吃药易导致对乙酰氨基酚过量,引起严重肝损伤。
感冒药1天的服用次数别超过4次,如果吃药后3天没好需尽快就诊。用药期间尽可能多喝水以加快药物排出体外。
嗓子疼、泌尿系统感染……身体一旦出现炎症,不少人先找几片抗生素吃吃。
如果在用药后出现厌油腻、恶心、疲乏、尿液呈浓茶水样,说明已出现了药物性肝损伤症状。
其实,抗生素一直都是攻击肝脏的代表药物。比如,四环素、氯霉素、红霉素、布洛芬等。
服用以上药物时,最好先要咨询医生,以免在无意中造成肝脏损伤。
专家支招:抗生素为处方药,吃多少和怎么吃一定要听医生指导,以防药物的毒性加重肝脏损伤。尤其是在药房买药时,注意每次买抗生素都应出示处方,并注意听药师的指导意见。
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慢性病患者,需要长期甚至是终身用药,其结果很可能造成药物没有被完全排出体外,造成累积,从而增加肝脏负担。
经常服用甲基多巴、格列吡嗪、阿卡波糖等药物的患者,一般医生都会提示对肝脏有副作用。
专家支招:长期用药的慢性病患者,应在服药1~2周后做个肝功能检查,并定期复查。
如果病情需要,还必须同时服用保护肝脏的药物,一旦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应及时停药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