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
返回首页
发刊日期:2011年08月11日> 总第851期 > 15 > 新闻内容
小儿疾病或与家教有关
广州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心理咨询科副主任医师 余金龙
发布时间:2011年08月11日  查看次数:  

  一个10岁的小儿多动症男孩被家长带来看病,他的父母是我的同乡,找我帮孩子治疗遗尿症。

  小男孩第一次来看病,还没到诊室门口,我就听到啪的一声,声音还很重。我出门一看,原来是孩子顶撞父亲,家长一巴掌打在孩子头上,外婆见状,连忙将外孙抱在怀里,用身体挡住女婿,大声说:“孩子的头就是被你打坏的……”男孩的母亲却直接过来跟我打招呼,好像对这种场景习以为常了。

  这个家庭的基本情况是:父亲是一位粗鲁的公职人员,夫妻经常吵架。在教育孩子方面,他相信棍棒教育,动不动就打儿子。小男孩却不吃这一套,父亲越打他,他越顶撞。

  母亲是一家小公司的老板,没时间照顾儿子,孩子上幼儿园之前一直放在老家,由外婆照看。她有一位兄长患有精神分裂症,长期的治疗和经济方面都是由她负责。在教育男孩上,妈妈和爸爸、外婆各执己见,经常吵架。

  经过诊断,小男孩被确诊为遗尿症、多动症。我采用小剂量多塞平治疗遗尿症,效果很好,没几天就不尿床了。3个月后停药,停药时尿床症状有轻度反复,再将药用回去,又不尿床了,这样反复停几次药后,也就是大约一年以后,尿床症状就彻底好了。到现在已经3年多了,未再吃药,也没再尿床过。

  男孩的多动症没有另外接受针对性治疗,现已明显减轻,我认为主要得益于两个方面。

  治疗遗尿症的多塞平可能对多动症也有部分效果。多动症和遗尿症的发病机制,可能都跟脑高级皮层中枢的控制协调功能的减退或发育延迟有关。

  全家一起改变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男孩每次来看病,都是一家人全来,因为是同乡,在其他一些场合我也能见到他们。在所有这些场合,我都会观察他们家人是如何互动的,对不良的互动,对可能加重孩子心理问题的因素,我会指出来,并跟他们一起分析、探讨。孩子的父亲对家人、部下很粗暴,但对我还是很尊重的。我给他的建议,他也会认真考虑,并努力在现实中去改变。孩子和母亲都说自从来我这里看病后,父亲改变了很多,最近这两年,他从没打过孩子。

  孩子母亲的问题在于,对小家庭与原生家庭的界限分不清,平时疏忽了丈夫和孩子,这可能也是造成其夫妻经常吵架和孩子出现多动症、遗尿症的原因之一。她意识到这一点,调整了处理娘家事务的态度和方式,多陪伴丈夫和孩子,夫妻关系得到改善,孩子的症状也相应好转。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