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看题目可能有人会问,心理还需要补氧吗?回答是肯定的。
心理缺氧是个什么样的情形呢?有个年轻人所在的IT公司业务很多,加班加点是常事儿,一周下来累得够呛;此外公司里的人际关系还挺复杂,投机取巧者、背后告人黑状者皆有之,举凡这些让他心里很窝火,压力、烦闷塞满心间。这是典型的心理缺氧现象,类似这样的情况不仅存在于年轻人中,在一些中老年人中也有。
缺氧是很难受的,到过高原的人都有这样的体会:一旦缺氧,会让人顿感心跳加快、呼吸急促。在工作、生活中,人们心理遇到缺氧往往让人打不起精神,整天昏昏然不能自持。在如此情形下尽快进行补氧,很有必要。
心理补氧,其实就是让心理还原于正常的状态。正常的心理状态,既无压力、负担占据,也无烦恼、苦闷充斥,时时呈自然、愉悦之态。而缺氧心理则正与此相反,因此需要变缺氧为补氧,即用一定的“氧气”来补充、滋养。这“氧气”主要指环境、倾诉和良好的人际关系等。
人活于世,环境是很重要的。好的环境能有效地调节人的心理:当人置身于花木葱茏、空气新鲜的环境时,心理就呈愉悦的状态,而整天被声音嘈杂、空气污浊的环境所包围,那心里一定会很憋屈。由此说,当人的心理负担沉重时及时转换一下环境很有必要。有些单位领导深谙此道,经常组织员工外出活动,或到景点旅游,让大家的身心得以调养、压力得以释放。作为个人也完全可以这样做,经常换换环境或是调整居室布置摆设,对自己的心理滋养大有好处。
倾诉是排解郁闷的有效方法,生活中谁都难免遇到烦恼、苦闷,可有些人不愿说也不善说,一直闷在心里,久之难免会酿出毛病。有些人则不同,遇到这种情况他(她)们总找几个朋友诉说一番,把心中的苦闷统统倒出来,换来了好心情。倾诉也有多种方式,记日记,写博客,与朋友谈心等都可以,特别是与几位朋友一块谈心效果更好,你一言,他一语,有碰撞、有启发,获益多多。
良好的人际关系更是“补氧”的重要一招。人是社会的人,与人打交道是每天都要做的事儿,人与人之间和睦相处,有利于身心健康,反之则不然。有调查显示,时下有些人心理负担过重,主要不是因工作任务有多重,不少倒是由人际关系紧张所致。因此说,从自己做起,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十分必要,这样能给自己多补一些“氧”。
人生路上的压力时时有,但太大了会造成心理缺氧。以上三个方面的措施不妨试试。经常转换环境、善于与人交谈倾诉、建立良好人际关系,就能给心理及时补氧。如此形成的“氧气”多了,压力就会释放,一个轻松、愉悦、充满阳光的心理就会常在你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