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
返回首页
发刊日期:2011年08月08日> 总第850期 > 15 > 新闻内容
治风湿病先“调平衡”
健康时报记者 刘永晓 特约记者 陈容焕 文/图
发布时间:2011年08月08日  查看次数:  

  专家简介:陈湘君:终身教授,博士生导师,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首席主任医师,首届上海市名中医,第三批全国名老中医学术经验继承人导师。

  擅长治疗:风湿免疫性疾病及内科疑难杂症,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性关节炎、皮肌炎和多肌炎、强直性脊柱炎、干燥综合征、系统性硬皮病等各类风湿病。

  出诊时间:特需门诊:周二全天、周三下午。

  陈教授说,风湿免疫疾病是一类顽固的慢性病,需要长期甚至终身服药。很多患者最关心的问题就是药物如何服用,在什么时候减量,在什么时候维持。有些患者因害怕副作用而擅自停药,甚至有些患者以为吃中药就可以了,在没有和医生沟通的情况下,把西药完全停掉了,结果造成严重的病情反复,是不可取的。

  干燥综合征:口干

  先调节平衡

  门诊见闻:几位干燥综合征患者前来就诊,他们普遍反映口干舌燥,鼻腔也很干燥,异常难受,要不停地喝水缓解。

  陈湘君:干燥综合征是自身的免疫细胞攻击并破坏自身正常的分泌腺。流行病调查显示,10个病患当中大约有9个是女性,平均年龄为40~50岁。通过唇腺活检、血液抗体检查、泪腺功能测试、唾液腺功能测试来确诊。

  干燥综合征在中医属“燥证”范畴,病理关键在于阴虚燥热,治疗重点当滋阴救液,清燥生津,所以滋阴药当属改善病情的首要药物,通过滋阴改善体内阴阳失衡,增加体内物质之基础——津液的来源,以此改善口鼻眼腺体的分泌,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

  红斑狼疮:活动期

  再服点中药

  门诊见闻:一位十岁的小姑娘,患有红斑狼疮,她服用的激素药量比较大。平日里,她感冒发烧成了家常便饭,就诊当日早晨,在来医院的路上出了点儿汗,结果到了医院就发烧了。

  陈湘君:这个小姑娘的红斑狼疮处在活动期,激素的用量比较大,用以抑制人体过亢的免疫反应。这样,她的免疫力比较低,所以非常容易感冒,还容易引发各种感染。

  这时,中西医结合就能够起到很好的相互配合作用。通过中医辨证,我们可以给予益气养阴、清热解毒的药物以扶正祛邪,和西药相辅相成,既能控制病情,又能增强自身免疫力,使病情得以稳定。

  类风湿性关节炎:既要正虚

  又要祛邪热

  门诊见闻:一位面色苍白的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来找陈教授,她说自己经常感到乏力,还经常出现莫名的寒冷,此外,手指关节和膝盖处经常胀痛。

  陈湘君:类风湿性关节炎病人本质上大多都是正虚,其中又有气虚、阳虚、脾虚、肾亏之别,而该患者面色苍白,没有光泽,少气懒言还畏寒乏力等为脾肾亏虚,但是患者局部有“红肿疼痛”的存在,这是局部有邪热的原因。

  考虑到患者全身阳虚表现与局部邪热症状同时存在,所以治疗时既要考虑其“阳虚”之本,也不可忽略其“邪热”之标。标本兼治,才能够获得更好的疗效,减轻病人的痛苦。

  风湿病:护养脾胃

  很重要

  门诊见闻:陈教授很关心风湿病患者的饮食、消化、排泄情况,脾胃运化功能是否异常。

  陈湘君:慢性风湿性疾病的治疗一般需持续服药,且时间较长,甚至长达十几年,而所用祛风通络,活血化瘀、清热解毒的药物大多有损脾胃,如果用药不当,很容易损伤脾胃,影响长期治疗。

  所以,时时顾护胃气就成为风湿病治疗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之一。陈教授在治疗风湿病患者时,必察其脾胃功能之强弱、胃气之盛衰。如患者有胃胀疼痛、舌苔腻等脾胃虚弱湿邪阻滞的症状,则首先调理脾胃,或在祛风通络、清热解毒方中加入健脾益气,和胃之品,以使脾运健旺,有助于药物吸收发挥药效。

  记者手记:

  风湿免疫病患者需要长期服药,服用的激素类药物对免疫系统又具有抑制作用,要比一般人更容易感染外邪,可吃一些补品,增强抗病能力。

  一个小男孩患了一种比较罕见的风湿免疫疾病,需要长年用药。他的父母问大夫能不能吃补品,比如铁皮枫斗。陈教授说,铁皮枫斗适合他。因为他长期用激素,舌红口干心悸脉细数,总体是阴虚的表现,需要养阴生津,而铁皮枫斗正是针对阴虚的症状。但其他补品,在服用前一定要咨询医生,切不可乱服用。

  很多风湿免疫患者盲目进补,不经过医生的专业指导自行去吃一些冬虫夏草、人参等补品,反而会影响疗效。

  中医讲究辨证施治,同样,进补也要综合考虑每个人的病情和身体状况加以辨别。门诊上开药方的时候,陈教授会详细问清楚患者的各种症状表现,会看他们的舌苔,会询问大小便情况,会了解女性患者的经期是否规律,会问他们手心脚心是否感到冰冷……这些都是在针对不同个体选择最适合的治疗方案。而补品的选择,对于病人而言,同样也要如此,否则,补了没用,还会影响病情。

  门诊见闻:

  陈湘君教授正在给一位患者把脉,一位五十多岁、穿着病号服的女患者走进来问道:“我从黑龙江过来,明天要出院了,想请您再看看。”

  陈湘君笑着点点头,示意助手带着患者去加号。“这个患者比较特殊,她有糖尿病,服用激素类药物每当减量减到一片时,病情常会出现反弹。”陈教授对跟她出诊的医生说。

  “你住院一周了,感觉怎么样?”陈湘君边看检查报告边问。

  “感觉挺好,腿脚肿胀也减轻了,不知道其他指标怎么样?”患者紧锁着眉头问道。

  陈湘君仔细看着检查单,沉默了好一会儿说,“你的情况很特殊,因为你有糖尿病,服用激素类药物应谨慎,但红斑狼疮引发的肾脏病变又比较严重,不得不用激素类药物。所以,我们很谨慎地控制激素药物用量,同时配服中药。”

  陈湘君建议这位女患者等病情稳定,蛋白尿得到明显控制,再尝试着逐步把激素减量。

  “是这样呀,我上次就是自行减药了。”患者一听全明白了。

  陈湘君笑着说,“以后可不要这样做了。紧接着,她又解释道,“现在你的病比以前要缓解了一些,蛋白尿明显得到了控制,说明中药治疗起了作用,但仍需一段时间,待病情稳定巩固后,再递减激素。”

  患者脸上疑云逐渐散去,紧锁的眉头也慢慢放开了……

  陈湘君说,风湿病患者的激素控制是个难题。症状减轻仅意味着病情有所缓解,尚需继续治疗,停药或受到外界各种因素的干扰,疾病仍会反复,只有应用控制病情的药物(慢作用药物),才能减缓或阻止病情的进展。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