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双下肢严重水肿的中年女性,此前已在5家三甲大医院看过病,花费了4000多元钱,仍找不出病因。经过简单检查,我发现:尿蛋白3+,血浆白蛋白很低,血脂很高。我做出了肾病综合征的诊断,检查费和诊疗费加起来不到200元。经过治疗,患者水肿消褪,鞋码较发病时小了3个号。
对于这个常见病,做出诊断一般不太难。多家医院的大夫曾为这位患者安排了包括腹腔及下肢CT、下肢淋巴管造影、大动脉造影和甲状腺功能在内的多项检查。从检查内容中不难看出,医生们将诊断的重点分别限定在了各自的专科范围,这可能是漏诊的一个重要原因。
的确,在接诊中,经过了层层的筛选,患有专科疾病的患者要相对多一些;有些专科医生可能认为只要有信心告诉患者“你的病与我科无关”,就“尽了职”。
如今的检查几乎可以涵盖临床医学所需要的任何方面,甚至使人产生一种错误的感觉:好像医生诊病的过程就是处理和检查报告单据的过程。仅靠着翻阅辅诊科室的报告单进行诊断,成了引发当代一些低级医疗失误的根源。过度检查虽然增加了设备的使用率,但却造成了资源的浪费,增加了国家和病人的负担。
记得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由于医疗资源匮乏,医生申请拍X片的数量都要凭票分配。当时,医生们不仅有仔细查体的好作风,而且还经常仅凭病史和查体结果,甚至是所取得的“蛛丝马迹”,通过动脑和思维判断,不仅要找到正确的诊断,而且还要对患者在疾病发展过程中的处境做出实时的定位。
这里当然不是在留恋那段艰苦的岁月,但正是那个年代造就了一大批有真才实学的名医,也是一个无可辩驳的事实。
科学技术进步之后,人的因素,即医生的主观能动作用仍然是做好医疗工作的先决条件。像这位肾病综合征患者在诊断过程中,实际上在仅有的一次尿检中,已经发现了尿蛋白阳性,可惜并没有引起有关医生的重视。
应当强调的是,专科医生在排除本专科疾病的同时,还应当有责任为病人下一步的就诊指明方向。因为在专科疾病的业务中,还包括专科相关疾病的鉴别诊断内容,这也应当属于专科业务的范畴。个人认为,只会看专科病的医生不是一个好医生。
链接:
肾病综合征是一个很常见的内科病症,它的特点是尿中丢失大量蛋白质(蛋白尿),导致血液里的蛋白、特别是白蛋白含量下降,同时伴有血胆固醇含量增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