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
返回首页
发刊日期:2011年08月04日> 总第849期 > 07 > 新闻内容
念想儿
刘国昌
发布时间:2011年08月04日  查看次数:  

  周日下午,几位老朋友相约在公园聊天,聊着聊着说到了“念想儿”这个话题。有的说:“我的念想儿简单,就是儿子大学毕业后成家立业。”另一位说:“愿孩子他爷爷、奶奶、姥姥、姥爷身体硬朗,好好享享福。”还有一位说:“要说我的念想儿啊,没别的,就是每天全家人和和睦睦,过好眼下的日子。”大家你一言,我一语,说得挺热闹。

  这几位朋友的念想儿都不错,愿孩子好、愿老辈人好、愿全家人好。有了这些个念想儿,心里自然就多了一份牵挂、多了一些期盼,对今后的日子也充满着美好的憧憬。

  念想儿,念头、想法之谓。尽管有大小之分,但人人都有,也是生活所必需。居家过日子,需要柴米油盐酱醋茶这些物质层面的东西为基础,也需要有诸如“念想儿”这些精神方面的追求来支撑。不要小看了这念想儿,人有念想儿,就有信心,就有奔头。即使遭遇困难、身处逆境,也能心存希望,顽强地生活。

  笔者有个大学同学前几年得了心脏病,最初听到这个诊断时,他的脑子一片空白,顿感万念俱灰,但转念一想:“不能这样,工作、家庭和孩子都离不开我啊”。于是,他坚持服药,注意调理,如今身体一直很好。为何?在于他那“都离不开我”的念想儿使然。再如杨绛在老伴钱钟书先生去世后心里颇多孤寂,但她心里一直有个念想儿:整理钱先生的手稿笔记资料“是头等重要的事”。为此,她深居简出,闭门谢客,清淡饮食,集中精力伏案劳作,终于将40卷的《钱钟书手稿集》出版。近日杨绛度过了百岁生日,精神依然矍铄。由此可以看出,念想儿在人们生活中有着多大的作用,它能让人精神不倒,有助于长寿。

  念想儿所以有如此大的作用,在于它除了想法、愿望外,还体现了一种责任感。我那位同学“都离不开我啊”的念想儿,体现了自己对工作、家庭和孩子的责任;杨绛整理钱先生的手稿笔记资料当成“是头等重要的事”的念想儿,也体现了自己对钱先生和弘扬中华文化的一种责任感。这种责任感伴随念想儿而来,并随念想儿的强烈而凸显,最终结得硕果。

  也许有些人觉得,念想儿不过是些想法而已,能有那么大的作用吗?念想儿确实是一些具体的想法,但这想法不同于那转瞬即逝的零散思绪,它实际上是从人内心生发出来的、一种对未来向往的执着念头和想法。这些念头、想法不会因自己遭遇困难而减弱,也不会因时间流逝而消失,相反倒是随着日子的推移愈加浓烈。有个长期给报社投稿的作者,曾经历了十多次的退稿,但他不曾灰心丧气,一直坚持写作,终于搞出了点名堂。问其何以如此?他说:“我有一个念想儿支撑着我,一定要坚持写作。”可见,念想儿对人成就一番事业确有很大的帮助。

  在现实生活中,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这样。有的人也有念想儿,但稍遇不顺就垂头丧气,念想儿全无;还有的人碰到一点挫折也就心灰意懒,无精打采。在此时此刻,这些人心里只剩下了苦恼、烦躁和绝望。其实,在明眼人看来,这些人不过是“一叶障目,不见泰山”,就因为那么一点困难、挫折就连今后的念想儿都扼杀了,实在是不应该。毛主席诗曰:“风物长宜放眼量”,即使境遇再不顺、困难再多,念想儿也不该丢,这是做人应坚守的一个原则啊!

  古人云:“人无志向难成大事”,在生活上又何尝不是这样?当然,居家过日子有其特点,但念想儿还是应该有的吧?人不是生活在真空里,举凡热爱生活的人都有点念想儿。这念想儿如提醒人的闹钟、似鼓舞人前进的号角,引人前行,催人奋进!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