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8日,北京市医院管理局(简称医管局)正式成立。医管局被称作公立医院改革“引擎”、“医疗国资委”,是专职管理市属22家三级医院的机构。
卫生局上要够天,医管局下要落地。
——卫生局和其下属二级单位医管局将分别承担“管”和“办”的职责,身兼市卫生局和市医管局局长的方来英形象地比喻这二者的职能,即前者负责制定全市统一的卫生政策,后者具体将之落实到基层医院。
医管局相当于在“裁判员”卫生局、“运动员”医院之间,还设立了一个“教练员”,负责规范、管理“运动员”并提升其水准。
——在7月27日召开的北京市医改形势分析会上,北京市副市长丁向阳形容说,医管局的挂牌成立,标志北京市医疗卫生管理正式实现管办分开。
一个县医院要求扩建,政府给它投入2000万,但它却盖了个8000万的大楼,负债6000多万,可见政府责任不到位的时候,医院可以利用政府行政上的超强控制转嫁自己的风险。
——某医改专业人士称,政府在医院的重大决策、资产监管方面是应该参与决策的,但目前是处于放任状态,院长权力缺乏制约,随着医管局等监管环节的完善,可让扭曲的权力体系“归位”。
北京医改成功有三个标志,第一、解决穷人看不起病;第二解决社区看不了病;第三是解决大医院看不上病。
——北京市卫生系统医改形势分析会上专家说。
成立医管局,实行“管办分开”是公立医院改革的第一步。
——北京市卫生局局长兼市医管局局长方来英透露,还有“政事分开”和“医药分开”。
医管局的工作首先是对医院运行机制进行改革。要建立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市属公立医院将建立“公司化”的法人治理结构。
——北京市医改办主任韩晓芳表示,对于公立医院,实行“医药分开”,从机制上解决“以药养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