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
返回首页
发刊日期:2011年07月28日> 总第847期 > 22 > 新闻内容
唐由之:我给主席做手术
《为毛泽东做眼科手术的医生——唐由之》卢春宁 人民出版社
发布时间:2011年07月28日  查看次数:  


▲图为健康时报记者采访唐由之。<zz>黄小芳摄</zz>
 

  编者按: 在毛泽东被白内障夺去视力的年头,周恩来同志曾主持召开两次政治局扩大会议,商讨如何尽快恢复毛泽东的视力。经过周恩来、邓小平等同志的缜密考虑,最终决定由著名中西医结合眼科医生唐由之主刀。唐大夫也不负众望,手术非常成功。虽然手术只有短短的十分钟,可围绕这场手术,还有许多故事。

  说服主席做手术

  作为中央指定的主刀医生,唐由之听说,毛泽东对医生说的话,一般只信三分。说白了,基本上不相信医生的劝诫。为说服毛泽东接受手术,唐由之用尽了浑身解数。

  唐由之曾尝试,轻轻托着毛泽东的大手,将它握成拳头,用拳头比作眼球,向他讲解手术将在哪里进针。毛泽东听后没有说什么。

  唐由之于是又另辟蹊径,找到白居易写的一首与治疗眼病相关的诗,念给毛泽东听:“案上漫铺龙树论,盒中虚贮决明丸,人间方药应无益,争得金篦试刮看。”

  毛泽东听了,自然懂得诗中之意。原来白内障发展到一定程度,便无药可医。古人用金针一拨,如日当空,豁然明朗,何况现在医学更为先进。

  终于在唐由之的耐心讲解下,毛泽东对眼科手术不再排斥了。

  24小时观察生活

  既然主席已经同意做手术了,了解自己患者的情况,是医生必须做的事情。

  “主席,我要对你的饮食起居进行24小时的观察。你同不同意啊?”他问毛泽东。

  毛泽东哈哈笑了:“为什么要这样观察呢?”

  “你不是教导我们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吗?我不了解你的生活情况,就做不出合适的计划来。”

  “哈哈……”笑声代表了毛泽东的认同。

  一天,毛泽东正在进餐,唐由之在一旁观察。

  “你又来看我吃饭啦?”毛泽东一边吃,一边跟他搭讪。

  “是的。”回答的同时,他发现,主席的餐桌上的菜式基本不变:清蒸的武昌鱼;一小碗青菜;三片白切肉加一小碟带香油的酱油;一碟辣椒酱;两小碗米饭。

  他知道主席的吞咽有障碍,他要了解这些情况,以便进一步考虑:手术后如何避免这些情况的发生;一旦发生,怎样用最快的方法解决。

  “你吃辣椒吗?”毛泽东接着又问。

  “我不会吃辣椒。”唐由之如实答道。

  “不吃辣椒不革命。吃一点。”毛泽东说。

  “哎哟,真辣!”唐由之吃了一口后叫道。

  “哈哈!辣椒是个好东西啊,你吃得还不够。辣椒也可换外汇,我们每年要向印尼出口好多吨辣椒。”毛泽东大笑。

  手术只有十分钟

  手术的日子到了,在毛泽东书房临时改造成的手术室里,每个人都在紧张地准备着。周总理、邓小平等也已等候在窗外。

  “你去放那首《满江红》。”毛泽东靠在手术椅上,对秘书说。

  医生给毛泽东戴上了唐由之设计好的无菌帽。

  “哈哈!这下子我成什么了?是不是像个老和尚啊?”毛泽东反倒跟医生护士们开起了玩笑。这一句话顿时让大家的紧张情绪减轻了许多。

  “主席,我要给你点药水。这个药水是给你的眼睛做表面麻醉,同时把你眼睛里的泪水、不洁的东西冲掉。不时会有水流下来,如果流到嘴巴里,是咸的。我们都消过毒,没问题。”唐由之轻声地说着,实际上,他已经拿起手术刀,动手做开了。

  这个手术唐由之重复过上千遍。十分钟后,唐由之用纱布包好主席的眼睛,轻声地说:“主席,手术已经做好了。”

  “这么快?我还以为你没开始做呢。”主席非常意外。

  当天晚上,喜出望外的毛泽东双眼隔着厚厚的纱布,挥笔盲写了鲁迅的《悼杨铨》一诗送与唐由之:“岂有豪情似旧时,花开花落两由之。何期泪洒江南雨,又为斯民哭健儿。”原来,他从唐由之的“由之”二字想到了这首诗。82岁,思维竟还如此敏捷!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