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访专家:宋洪江,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胃肠外科副主任医师、副教授。
擅长治疗:胃癌外科手术,十二指肠及小肠疾病诊断。
门诊时间:周四上午。
胃部肿瘤其实有规律可循,其发展往往要经过慢性胃炎、胃腺体萎缩、异常增生到早期胃癌、进展期胃癌、胃癌周围浸润及远处转移这个路线图,只要在癌变前采取治疗措施,就能阻止胃癌发生。
慢性胃炎、萎缩性胃炎患者就属于这个路线图的早期环节,应每年进行1次胃镜检查,以察看病情的进展情况,并对症采取治疗措施。遗憾的是,不少人对胃镜都有抵触情绪,因检查中的不舒服感而主动放弃检查,再加上我国尚未把胃镜列入常规的体检范围,使胃癌的早期发现率很低。其实,在胃部的恶性肿瘤中,95%都是发生在胃黏膜层的腺癌。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胃肠外科副主任医师宋洪江,就给需要进行胃镜检查的患者列了一个名单:
1.有消化不良症状或消瘦、贫血、黑便、锁骨上淋巴结肿大等症状应找专科医生咨询,决定是否做胃镜。
2. 40岁(吸烟者35岁)以上的人群,有胃癌或其他肿瘤家族史者,有消化道息肉病史者应每年查1次胃镜。
3. 有慢性萎缩性胃炎、反复幽门螺杆菌感染者,以及胃大部切除术后应每年查1次胃镜。
只要通过胃镜检查,及早发现自己所患胃病处在哪个阶段,并有针对性进行治疗和复查,就能避免这个路线图继续恶化。
在日本和韩国,50%以上的早期胃癌和癌前期病变患者,因接受内镜下黏膜切除术获得痊愈。内镜下微创治疗具有与手术切除同样的疗效,更重要的是可保全胃部的完整性,减少手术切除带来的残胃癌发生的危险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