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导专家:何迎春 杭州市中医院中医内科主任医师
最近,您有没有这样的感觉:嘴巴里苦苦的,早上起床刷牙,对着镜子伸出舌头,舌头上好像长了一层黄黄的“苔藓”。到了吃饭的时间,刚刚还肚子饿得要死,才吃几口立马饱了。明明食欲不佳、胃口不振,可一站在体重计上,数字依然蹭蹭往上蹿。如果你也有类似的症状,那么,你“很荣幸”地被划入“苔藓人”的圈子了。按中医说起来,那就是中了湿邪。
有句古话叫:“千寒易除,一湿难去。”湿邪不去,吃再多的补品、药品都如同隔靴搔痒。生活中,不少人患上脂肪肝、哮喘等疾病,很多都与湿邪有关。夏季最容易聚湿,所幸,这也是个最适合排湿的季节,赶紧行动起来,为自己的身体进行一场“除湿运动”吧!
除湿记住三方法
除湿的方法都来自日常的生活习惯,要注意哪些方面呢?
第1招:勤快运动来排水
体内湿气重的人大多数都是饮食油腻、缺乏运动的人。运动可以缓解压力,促进身体器官运作,加速湿气排出体外。跑步、健走、游泳、瑜珈、太极等运动,有助活化气血循环,增强水分代谢。
第2招:饮食均衡促消化
肠胃系统关系到营养及水分代谢,最好的方式就是适量、均衡饮食。酒、牛奶等油腻食物不易消化,容易造成肠胃闷胀、发炎。甜食和油炸品会让身体产生过氧化物,加重炎症反应。生冷食物、冰品或凉性蔬果,会让肠胃消化吸收功能停滞,不宜经常食用。
第3招:环境湿气要逃避
我们人体内产生湿气,除了自身代谢的问题以外,有很大一部分和环境有关。经常在潮湿、阴冷的环境中,就容易导致湿气入侵体内。日常生活中应留心下列事项:不要直接睡地板。地板湿气重,容易入侵体内,造成四肢酸痛。潮湿下雨天减少外出。不要穿潮湿未干的衣服,不要盖潮湿的被子,洗完澡后要充分擦干身体,吹干头发。房间内的湿气如果很重,建议多开窗。
湿重体质自己测
不看医生,如何知道自己是否属于湿重体质?
食欲是指示剂。该吃饭的时候,却没有一点饿的感觉,看什么都没胃口;吃一点东西就感觉胃里胀胀的;在吃饭过程中还有隐隐的恶心感,感觉刚吃下去的东西往上顶。
湿气进入人体后容易伤脾。夏季,很多人都会出现食欲和消化功能下降,也是脾胃受损的表现。有些人有较强的饥饿感,可吃一点马上又有饱胀感,这是胃强脾弱的表现,也是脾湿的征候。
舌苔是晴雨表。舌苔厚腻,舌体胖大或有明显齿痕。舌的形态是判断是否脾湿最准确的办法。夏季,脾湿的人常会感觉舌苔厚腻,寒湿型的舌苔呈白色,湿热型的呈黄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