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简介:
赵平,解放军第302医院国际肝病诊疗中心主任、主任医师。
擅长治疗:对各类病毒性肝炎和重型肝炎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尤其擅长肝炎抗病毒治疗、自身免疫性肝病、老年肝病诊治。
门诊时间:周一(上午)、周二(下午)。
乙肝患者最担心的就是耐药,因为这意味着以后的治疗将陷入换药、加药、再耐药等恶性循环中。药越吃越多,病却越治越重,这不仅导致患者沉重的心理负担,还会背负高额的医疗费用。
错在患者:停药、换药、信偏方
遵医嘱这三个字听起来简单,但在长期用药中执行的情况并不好。比如,医生嘱咐抗病毒药至少吃两年,有的患者只记住了“两年”,却忘记了“至少”这个关键词,结果两年后自己停药,导致病毒反弹和复发,出现耐药现象。
有的患者则是主动要求医生换新药,或是自行将两种以上抗病毒药换着吃,以为这样能增强疗效。还有的患者是相信乙肝能根治等虚假广告,宁愿四处找偏方也不按照医生的处方用药。
纠错:用药中吃吃停停、随意换药、减量服药的结果是会加速病毒变异,增加治疗难度,甚至造成耐多种药。因此,用药一定要遵医嘱,什么时候停药、什么时候换药,都由有经验的医生说了算。不要对抗病毒治疗失去信心,长期用药,可使患者长期受益。
错在医生:治疗不规范、不提示复查
经治疗后病情复发或出现耐药,是很多医生不愿看到的。其实,《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对如何进行抗病毒治疗有明确规定。遗憾的是部分基层医院、偏远地区的医生对《指南》不了解,没有规范治疗,埋下了耐药的隐患。还有的医生,没有提醒患者定期到医院复查,沟通不够使患者依从性差,也就提不上个体化治疗。
纠错:选择正规的专科医生就诊,一般初次治疗尽量选用抗病毒作用强、耐药变异发生率低的药。
对于育龄女性、初次治疗、病毒载量低的患者可先用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这样治疗时间较固定,与口服抗病毒药相比可缩短疗程,同时既降低了病毒数量,还能调节免疫功能,避免耐药发生,有望实现持久免疫控制,甚至有的患者停药后,病情也不复发。
同时,在慢性乙肝治疗过程中,还要监测乙肝病毒DNA水平,e抗原以及表面抗原的定量水平。如在治疗24周后病毒数量、e抗原或表面抗原明显下降,说明疗效较好,停药后不复发的可能性比较大;如没有下降,可考虑调整治疗策略。
错在药品:自身存在缺陷
目前抗病毒药都不能彻底杀死病毒,只能抑制乙肝病毒复制,而且多数抗病毒药都存在耐药的问题。
只是有的药物耐药发生率比较高,有的药物耐药发生率低。
纠错:有的患者听说抗病毒药物会耐药就不敢用,这是非常错误的。第一,口服抗病毒药是治乙肝的主要手段,只要规范用药可降低耐药发生;第二,定期复查,进行优化治疗或是联合治疗可降低耐药发生;第三,对部分患者可改应用长效干扰素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