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时候,似乎做妈妈就意味着要承担愧疚感。宝宝中心咨询了全球10个国家2.1万多位妈妈专家,做了一个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今非昔比做妈妈大调查”,结果发现,全世界的妈妈都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在自责。
■瑞典、中国、澳大利亚的妈妈因为“没有付出足够的精力刺激孩子的发育”而感到非常难过。
■在加拿大,很多妈妈都有1年的产假,所以她们的压力来自于,觉得自己必须利用那段时间去实现某个目标。如果不是围着孩子团团转,带孩子去上音乐课、体操课等等,她们就会很自责。
■印度和瑞士的妈妈因为自己没有花足够的时间陪孩子而自责。
■美国妈妈因让孩子看太多电视而愧疚。
■英国妈妈则是因为冲孩子大叫和让孩子吃母乳的时间不够长而埋怨自己。
宝宝中心瑞典网站编辑凯瑞娜·维斯特林认为,妈妈们对自己都非常苛刻,轻而易举地就能找到自己的不足。比较之下,似乎当个好爸爸更容易。“男人们推推童车、用背巾背背宝宝或知道怎么给孩子换脏尿布,就会得到很多赞许。”
除了自责,忧虑也是妈妈们的一个共同点,她们总是在担心着什么,澳大利亚和德国的妈妈们最担心的是“孩子的健康”。让美国、印度和中国的妈妈们夜不能寐的是“确保孩子受到良好教育,并拥有实现自己的各种机会”,英国和加拿大的妈妈则是为“害怕有人会对孩子造成身心伤害”而牵肠挂肚。
虽然很多这些担心都是没有道理的,因为事实上,孩子患严重疾病和受到攻击的可能性微乎其微,但对孩子的担心永远是妈妈脑子里绷得最紧的一根弦。
对于每一位在不断的自责与担心中恶性循环的妈妈来说,当你看到全世界的妈妈们都在忧心忡忡时,多少会感到一丝安慰吧!
列出这么多的观点,其实只是要告诉你一句话——放松点,这样对你和孩子都好!
宝宝中心专业育儿网站供稿。更多育儿问题,请到宝宝中心www.babycenter.com.cn在线咨询
延伸阅读:
有一种焦虑来源于比较
育儿专家林怡:从我与很多家长接触的情况分析,我发现,几乎所有的家长都焦虑,不是因为孩子这个方面“有问题”就是因为那个方面“有问题”。
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的,表现各不相同,各项能力的发展也存在很大的差异,因此,那些有关婴幼儿发育的指标只能参考,不可生搬硬套。如果我们以平和淡定的心态去面对孩子所谓的“问题”,不去拿自己孩子与别人孩子做比较,那么,我们自己轻松了,孩子也快乐了。
当我们无法断定孩子的某个行为是否“正常”,或想当然认定他“有问题”时,最好先对自己来一句:我坚信我的孩子很正常。这是他发展过程中很正常的表现,是阶段性的行为。当然,家长心里特别没底的时候,可以咨询一下专业人士。
IC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