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
返回首页
发刊日期:2011年07月04日> 总第840期 > 19 > 新闻内容
好姿势调理病秧子
岳 媛/文 IC供图
发布时间:2011年07月04日  查看次数:  

 

  受访专家:柏禄顺,解放军总医院内科主任医师、教授。

  当身体下肢水肿,只要将双腿放平就会逐渐消肿,这就是通过体位变化来改善病症的典型例子。

  心功差:

  斜向上扭臂

  讲道理:我国传统医学认为,心功能下降与心脏经络不畅有关。心经主心肺,运行不畅会出现心悸、胸闷憋气等症状。

  斜向上扭臂可给心经以良性刺激,坚持练习有助增强心脏功能。

  摆姿势:站在门前,双脚与肩同宽,双手分别抓住门框上10点和4点的位置(把门框想象成一只表),身体微微向前倾、双脚不动,做伸展、扩胸运动3~5次,然后双臂用力按顺时针方向扭转,并保持这个姿势1分钟后放松,轻轻甩动两臂。然后再将双手分别移动至门框上1点和7点的位置,方法同前。每次交叉练习3遍,每天11点和21点(心经活跃时间)各1次。

  颈椎病:

  坐卧转头

  讲道理:颈椎病是多由颈椎长期劳损、颈肩部肌肉肌力下降、颈椎椎体失稳松动所致。

  坐位转头可以锻炼颈部的主要肌群,分担颈椎压力;卧位后仰可以牵引颈部椎体,缓解肩颈僵硬、疼痛等颈椎不适。

  摆姿势:端坐,两手自然下垂,头尽力向右侧弯,以颈部左侧有抻拉感为度,保持姿势10秒钟后,脸转向右前方停留10秒,再转向右后上方停留10秒,慢慢还原。再做对侧,方法同前,连做2~3遍。然后取仰卧位,将颈部放在装入黄豆的枕上,头尽力后仰10秒后将头前屈(尽量让下巴贴到前胸)10秒,然后还原。连做2~3遍,每天练习1次。

  便秘:

  握拳屈体

  讲道理:腹部肌肉退化萎缩、张力下降,使腹压下降、肠道蠕动减慢,容易出现便秘。

  屈体可以收缩腹部肌肉按摩胃肠,增强消化功能;握拳按压腹部可促进肠蠕动,增大腹内压力,促进排便。

  摆姿势:双腿盘膝而坐,两手握空拳放于大腿根部,贴紧腹部,吐气时上身向前弯曲,同时向内用力收腹,感觉腹部向脊柱靠近,越用力越好,双拳用力按压腹部,停留10秒钟,然后慢慢放松腹肌、恢复原位。连续做5~10次,每天早晚坚持练习。初练时,双腿可不盘在一起,但保持盘腿的姿势,待熟练后,再逐渐盘在一起。

  脉管炎:

  平卧动腿

  讲道理:脉管炎多发生在中小动脉,可造成动脉节段性狭窄、闭塞,严重者还可出现坏疽。

  预防脉管炎,平卧抬腿就有效,这样有利于血液回流,腿下垂又能使下肢血液充盈,两者结合可改善肢端动脉吻合处的血液循环。

  摆姿势:平卧,双手放在体侧扶住床,先抬高双腿呈45度,维持30~60秒,然后坐起,双腿沿床边下垂2~3分钟,同时旋转足部,再平卧休息1~3分钟。如此反复做5组,每组中间休息2分钟,每天做3~5次。

  老胃病:

  抱膝蜷身

  讲道理:老胃病多与胃下垂有关。随着年龄增大,腹肌收缩力减弱,腹腔压力下降,引起胃下垂,出现腹胀、腹痛,影响食欲及消化功能。

  抱膝蜷身可有效锻炼腹部肌肉,特别是能增加腹内压和按摩胃,对治疗胃下垂和改善消化功能有明显作用。

  摆姿势:仰卧,吸气,抱双膝于胸前,尽量用鼻子去碰膝盖,屏气并保持该姿势5秒钟左右,呼气还原。每天练习8次。练习时注意要用上腹部肌肉的力量来带动头部,以免损伤颈部。

  小便失禁:

  做抻背

  讲道理:小便失禁是盆底肌张力不足所致。盆底肌肉对尿道、膀胱等起固定作用,当盆底肌张力变差时容易小便失禁。

  后坐抻背能有效改善盆底肌松弛,促进盆底血液循环。

  摆姿势:屈膝跪立,两膝分开,双脚放在臀部下方,双手撑在两膝之间,吸气并挺胸、抬头,呼吸时手向前伸直,身体前倾,尽量让胸部贴近床面,臀部不要抬起,背部不可向上拱起。保持4~5秒,慢慢还原,每天5次。

  摘自6月26日《医药养生保健报》,岳 媛/文

  IC供图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