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
返回首页
发刊日期:2011年07月04日> 总第840期 > 13 > 新闻内容
我是3510步行族
健康时报记者 黄小芳 实习记者 凌点
发布时间:2011年07月04日  查看次数: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每年搞几十次培训,这个班是我见到的最活跃的一个班,学员之间的关系也是最好的。”国家教育行政学院教育行政教研部主任邢晖说,“有这样的效果,都要归功于我是步行族这个创新性活动,让大家都互动了起来,最主要的是对身体好。”近日,在国家教育行政学院2011年第二期校长培训班上,健康时报与万步健走俱乐部携手50所重点高校的校长、书记们,联合发起“献礼建党90周年,重回革命圣地——我是步行族万步健走”活动。教育部人事司司长、副司长以及大学校长、书记在我是步行族倡议书上郑重签字,并用他们的实际行动践行每日一万步的承诺。

  坚持运动8-1>8

 

  陈旭,清华大学副校长、党委副书记

  从2008年坚持每天晚上慢跑后,陈旭不仅精神状态保持得很好,而且体重下降了很多。作为清华的老师,并且是体委主任,陈旭一直积极倡导学生坚持运动。每天下午四点半,校园广播都会响起这段熟悉的声音:“同学们,现在是课外锻炼时间,走出教室,走出宿舍,去参加体育锻炼,保持强健的体魄,争取至少为祖国健康工作五十年。”

  陈旭常对朋友说,“8-1>8”,也就是说在8个小时的学习过程中,拿出1个小时锻炼,效率比8个小时学习还高。

 

  走路帮我成功戒烟瘾

 

  钱军,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党委书记

  “我基本不上网,尽量每天一万步,现在把烟酒也都戒了。”钱军说,自己以前吸烟,纯粹是为了缓解工作压力,现在不抽了,工作进行不下去的时候,就站起来在屋子里走两圈,同样有效果,再也不想吸烟了。

  钱军带计步器一个月了,万步率90%以上,他家附近有个600米的操场,走完正好900步,只要不是工作非常忙,他每天晚上都会出去走一个小时。

  钱军说,一个人走路挺枯燥的,但配上计步器,你就会有目标,时不时地掏出来看看,想让那个数字多一点,再多一点。

 

  和学生一起跑800米

 

  张福珍,中国药科大学党委副书记

  “健康第一,家庭第二,事业第三。”这是张福珍在给“我是步行族”签名时题的词。她说,自己是学医的,所以对健康特别重视,她保持健康最大的原则就是顺其自然。

  “上大学时,我是跑中长跑的,身体底子比较好。前段时间还和年轻学生一起跑800米呢!”张福珍骄傲地说,跑了个第八。记者好奇地问:“在您同龄人中,应该是第一了吧?”张福珍笑着说,她们都没敢跑!现在每天能走个八九千步,健康最重要的是你得有这个观念。

 

  计步器就是我的监督员

 

  张建华,中国农业大学副校长

  “每天走路后,变得有精神了,身体也挺好。有这个每天万步的计步器对我来说真的是一个监督。”张建华说,“这个监督员还真是称职,我每天都按时上传数据,而且保证至少1万步。”

  以前会犯懒,到哪里都离不开车,学校从东区到西区,或是到哪个处里办事,我基本上都开车。而现在身边有了这个“监督员”,就不敢以车代步了,得完成任务啊!所以,现在我基本上不开车了,挤这个中间的时间多走几步路。

 

  走路是最放松的运动

 

  冯庆华,上海外国语大学党委副书记

  “四年前我就开始走路,我觉得走路是最放松的运动。”冯庆华说,他家离单位有40分钟步行的路程,工作压力大,有几天走路回家,感觉很轻松、很自在,于是就坚持走,但走路回家经常会有买东西的冲动。

  “不行,要改变走路的方式。”冯庆华心里嘀咕着,于是就变成了每天晚上吃完饭后,和老伴一起在小区里快走一个小时,我负责说,她负责听,每天能有那么一个小时的时间倾诉,什么压力啊、不痛快啊,就不会越积越多,身心才能更加健康!

 

  忙就是一种快乐

 

  王顺洪,西南交通大学党委副书记

  在向各位校长征集签名时,王顺洪主动从记者手里接过签名簿,并一笔一划、认认真真地题词,他写道:“健康就是幸福,幸福就会和谐!”

  2008年以前,王顺洪主要的运动是爬山、打球。现在改为走路,一般都是下班后走一会,平均每天差不多七八千步。他说,自己现在也是快五十的人了,身体各项指标都还算正常。采访过程中,时时传来王顺洪的笑声,他说,平时工作,压力肯定是有的,但忙起来就忘了,顾不上想那些不开心的事。

 

  


    夏天步行温馨提示:

 

  夏天步行事半功倍

  北京东方医院亚健康科主任彭玉清说,夏季是养阳的时节,尤需注重阳气从内向外的宣泄。

  走路作为最均衡的全身性运动,能够充分调动所有的机体细胞,借助运动中大量排汗,加速体内毒素的排泄,让气血更加旺盛与通畅,让阳气宣泄得更透彻。

  因此,人体会感觉前所未有的舒适与轻松。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运动后不要吹冷风,此举为伤阳大忌。

  详见健康时报2011-06-16第1版《白岩松天热也在坚持走》

  天热步行三适宜

  北京科学健身专家讲师团秘书长赵之心说,夏季最理想的步行方案要讲究三适宜原则。

  适时:步行时间最好安排在清晨或傍晚天气凉爽时,尽量避免上午10点后至下午4点前的户外运动。

  适地:尽量到空气清新,让人看着舒畅的地方去步行,如公园、湖边、庭院等阴凉通风的地方。

  适量:中青年人步行保持中等强度,每分钟100步以上,连续行走20~30分钟。老年人每分钟走60步以上,连续行走在10分钟以上。


 

  往期活动回顾

 

  健康时报联合共青团北京市委员会于今年年初联合发起“3510在行动·我是步行族”大型健康系列活动。至今已举办5场活动,累计参与并从中受益人数达3万人。两会期间,“我是步行族百万签名大行动”得到了卫生部陈竺部长、黄洁夫副部长、王国强副部长、清华大学顾秉林校长等百余位两会代表委员的欣然支持。

  本版撰文 健康时报记者 黄小芳 实习记者 凌点

  校长、书记们的签名(排名不分先后):




上一篇 下一篇